墨子和魯班,距今有兩千四百年之久。
墨子曾與公輸班論戰,成功地制止了楚國對宋國的侵略戰爭。
墨子,名翟(約西元前468-376年)春秋末戰國初思想家、學者,墨家學派創始人。宣揚兼愛、非攻、尚賢、尚同、節用、節葬、非樂、天志、明鬼、非命。為宣揚自己的主張,廣收門徒,弟子有數百人之多,形成聲勢浩大的墨家學派。墨翟也是中國古代的著名科學家,善於製造各種實用的戰爭工具和生產工具。
公輸班就是大家所熟知的魯班 (班門弄斧的『班』),是東周春秋時期著名的巧手工匠,被民間奉為土木工匠的祖師爺。
《墨子,魯問篇》中記載魯班「削竹木以為鵲,成而飛之,三日不下」,墨翟說公輸子自以為巧,但他卻不認同。
墨翟卻說這對人類又沒有用處,會飛有什麼了不起,又不實用,還是會做車子比較厲害!
《墨子,魯問篇》
公輸子削竹木以為鵲,成而飛之,三日不下,公輸子自以為至巧。
子墨子謂公輸子曰:子之為,不如匠之為轄須臾列三寸之木,而任五十石之重,故所為功,利予人謂之巧,不利人謂之拙。
一、二百年後,韓非子記載了一段類似的故事(韓非,約前281年-前233年)
木鵲換成木鳶,魯班換成墨子,更把飛三日改寫為三年而成。不變的是,墨子自己一樣覺得這是沒用的。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墨子為木鳶,三年而成,蜚一日而敗。
弟子曰:先生之巧,至能使木鳶飛,墨子曰:不如為車輗者巧也,用咫尺之木,不費一朝之事,而引三十石之任,致遠方多久於歲數。今我為木鳶,三年而成,蜚一日而敗。
惠子聞之曰:墨子大巧,巧為輗,拙為鳶。
魯班和墨子,究竟是飛三日的木鵲先,還是做三年飛一日的木鳶先?
這場飛行比賽,算是誰贏呢?
被譽為風箏之都的山東濰坊風箏博物館前,立了一個大大的雕像,展現了人們飛行的夢想。
上面寫著:魯班:風箏之始祖。
被墨子批評為沒用的木鵲,真的沒用嗎?
四面楚歌的典故,與風箏有關,而且張良還坐在風箏上?!
唐朝趙昕在《熄燈鷂文》中說:垓下之戰時,韓信用牛皮製成風箏,讓張良坐風箏上天,高唱楚歌,楚歌傳到楚營,動搖了項羽軍心。
(筆者目前找不到《熄燈鷂文》的原文)
宋人高承的《事物紀原·卷八紙鳶》,像無人機 :
俗謂之⻛箏,古今 相傳,云是韓信所作,高祖之徵陳豨也,信謀從中起,故作紙鳶放之,以未央宮之遠近,欲以穿地隧入宮中也,蓋惜傳如此,理或然也。
唐 段成式(803~863)《酉陽雜俎》記載唐代張鷟(鷟 [ㄓㄨㄛˊ],658-730)所寫的故事說魯般遠離家鄉做活,因爲念妻心切,於是做了一隻木鳶,只要騎上去敲幾下,木鳶就會飛上天,他就搭乘著木鳶飛回家會妻子,隔日再回去工作。魯班的岳父很好奇,偷得木鳶,擊楔十下,坐上去居然飛到了吳會(紹興),被吳國人以為是妖怪,用箭射死了。隨後公輸般又造了一隻木鳶,飛到吳會將父親屍體取回。
小說作者張鷟,會不會以為「魯般」和「公輸班」是不同人?
雖然是小說,非常科幻,但把「木鳶」的用處,充分發揮。
《酉陽雜俎·貶誤》
今人每睹棟宇巧麗,必強謂魯般奇工也。至兩都寺中,亦往往托為魯般所造,其不稽古如此。
據《朝野僉載》云:「魯般者,肅州敦煌人,莫詳年代,巧侔造化。於涼州造浮圖,作木鳶,每擊楔三下,乘之以歸。無何,其妻有妊,父母詰之,妻具說其故。父後伺得鳶,擊楔十餘下乘之,遂至吳會。吳人以為妖,遂殺之。般又為木鳶乘之,遂獲父屍。怨吳人殺其父,於肅州城南作一木仙人,舉手指東南,吳地大旱三年。卜曰般所為也,賫物具千數謝之,般為斷一手,其日吳中大雨。國初,土人尚祈禱其木仙。六國時,公輸般亦為木鳶以窺宋城。」
相關文章:
★ 止楚攻宋~魯班與墨子的攻防戰 (2022/5/15)
Back to 2022齊魯文化行(規劃) (首頁)
Back to 天才達文西(首頁) (2012/4/3)
班門弄斧
“班門弄斧”這個成語來源於柳宗元《河東先生集.王氏伯仲唱和詩》,『操斧于班、郢之門,斯強顔耳』。
意即在魯班門前操弄斧子,是厚著臉皮。(郢,是另一位古代的操斧能手)諷刺那些不自量力,竟在行家面前賣弄本領的人。
魯班,又名魯般、公輸般。春秋時代魯國(今山東曲阜)人。傳說是位能工巧匠,善於雕刻與建築,技藝舉世無雙。人們一直把他看作是木匠的祖師爺。
“班門弄斧”的故事還和唐朝詩人李白“水中撈月”有關:
有一次,明代詩人梅之煥來採石磯憑吊李白。
採石磯是傳說中李白晚年撈月而身亡的地方。
這天,梅之煥來到採石磯旁的李白墓,一看卻心中大爲不滿,磯上、墓上,凡墓前可以寫字的地方,都被人留有詩句,那些寫文章狗屁不通,卻想冒充風雅的遊人,竟在被稱爲“詩聖”的李白的墓上胡謅亂題,那些拙劣詩句的作者,又有什麽臉在李白面前舞文弄墨呢?真是可笑之極!梅之煥心中越想越不是滋味,感慨之餘,揮筆題了一首詩:
採石江邊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來來往往一首詩,魯班門前弄大斧。
梅之煥譏諷那些自以爲會作詩的遊人,是“魯班門前弄大斧”。
他自己呢?
相關文章:
★ 從「班門弄斧」到「輪扁斲輪」 (2022/5/16)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