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奇摩的民意調查就可以知道,『零體罰』還是一條很漫長的路。有69%認為體罰是家長管教小孩的必要手段。
人本提倡『零體罰』已經有好一段時間了,雖然『零體罰』終於通過立法,但是還是常聽到不體罰就無法管教小孩(或學生)的說詞。
我認為,『體罰』是在發洩老師或父母的情緒,他們會生氣是因為孩子犯錯使得他們很沒面子(他們以為人家會說是他們沒教好),所以用體罰出氣。『體罰』是這些老師或父母無法控制管理自己的情緒,或者想藉由體罰達到殺雞儆猴或立即有效的警惕效果,他們沒耐心花時間去想更好(一定更費時,也未必立即有效)的方法。
如果孩子無心犯錯,何必體罰?如果孩子是故意犯錯,體罰有用嗎?應該要做的是找出他『故意』的心理因素。
『體罰』只會讓孩子害怕,害怕權威,進而造成虛偽、說謊...等等行為,只為了不被體罰。當他長大,他還是會用體罰來對付他的下一代。
這是我的想法,我相信一定很多人不同意。
剛畢業那年,教國中後段班,我堅守的原則就是『正在氣頭上時,先隔離學生吧!』這是在義務張老師受訓時學來的。說真的,我很少真的跟學生生氣(都是演出來的),我真的生氣時,一定先遠離學生。如果為人父母及師長者,能做到這一點,體罰的事件必定少了許多!
『零體罰』只是消極的作法,但是長路漫漫,還是要往前走~
昨天,是「國際不打小孩日」,台灣今年第二次舉辦,有各學者、民間機構響應,倡導反體罰的兒童人權觀念。
反對體罰的原因很簡單:第一、體罰是示範暴力;第二、體罰傷害兒童的自尊心;第三、體罰嚴重破壞親子關係;第四、體罰只教會孩子因恐懼而改變,並未達到真正的教育目的。
很多成人執意相信體罰快速有效,即便在美國,也有中間派的教育人士認為當孩童幼小無自制力,偶爾在某些場合失控時,輕微地打而非重擊,不失為一個父母管教的方式,不過前提是不得已才用,只要有嚇阻效果即可,且要有說明,讓孩子了解。輕打時不可對頭、臉等部位,所有的討論都希望協助父母,增加父母的親職能力。
「不打」孩子的訴求其實是消極的,打的傷害相較於冷漠、忽視、拒絕、控制、剝奪,只是冰山之一角。口語的羞辱、言行上的過度指責、謾罵、恐嚇、威脅,也同樣是兒童的夢魘。
(未完)
作者:李開敏/台大社工系兼任講師(台北市) 【2007-05-01/聯合報/A19版/民意論壇】
只是「不打」? 羞辱、恐嚇…孩子夢魘
蔡銘燦/文字工作者(台南市)
昨天是「國際不打小孩日」,但不知有多少小孩因此「受惠」。或許就像每年兒童節一樣,高興一天就夠了。
父母會打小孩,很多時候是「比較心」作祟。喜歡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比,不能接受成績不如人的事實;甚至跟自己比,太執著基因遺傳學,卻不知歹竹會出好筍,好竹同樣也會出歹筍。考九十分還要挨打,這是父母太優秀的學生比較可能碰到的事。
我朋友的女兒國中就讀「數理資優班」,表現相當突出,順利考進第一志願高中後,面對高手雲集的競爭者,考試成績大約維持在全校年級排行兩百多名左右,以一年級七百多名學生計,算是中上水準。但她的父母卻不滿意,因為早把女兒設定在讀醫學院,這樣的成績恐難達成目標,只好逼她上補習班。孩子早出晚歸,父母辛苦接送,功課繁重,壓力加倍,但成績卻沒有提升。朋友夫婦很難接受這樣的事實,怪罪孩子努力不夠,又是打又是罵,女兒身心俱疲,精神不穩定,甚至出現自殘行為。我朋友此時才深深覺悟好成績終究不是逼出來的,匆匆替女兒辦理休學,靜心反省沉澱,一切要從新開始。
【2007-05-01/聯合報/A19版/民意論壇】
正在氣頭上 先隔離學生吧!
記者張錦弘/台北報導
昨天是國際不打小孩日,教過10年小學的政大師培中心教授陳木金建議老師,應避免盛怒時處罰孩子,要懂得適時隔離,交給輔導老師處理,才不會失去理性,嚴重體罰學生。
陳木金指出,不論教學或管教,都要有方法、步驟,用心就能體會教孩子的樂趣,體罰其實是較懶惰、下下策的教法,雖然短期收效,但容易產生負面學習效應,孩子以後出社會,會習慣用拳頭解決問題,衍生更多家庭、社會問題。
陳木金提醒老師,若學生上課期間、在教室內胡鬧,制止不聽,老師往往會盛怒,容易失去理性,許多嚴重體罰事件,都在這時發生,老師應有警覺,壓抑脾氣,隔離學生,把孩子帶到輔導室,交由專業的輔導老師處理,校方也應適時提供老師支援系統。
若是一般情況,遇到學生不聽話,陳木金建議,可依情、理、法三階段處理。首先可「動之以情」,設身處地聆聽、溝通,讓孩子敞開心房,找出問題癥結,通常可解決80%的問題;接下去再「說之以理」,分析事情嚴重性給孩子聽,可再解決15%問題。
逼不得已,可使用比較強硬的態度「繩之以法」。所謂的「法」,就是師生、親子間的「約法三章」,老師或家長平時可針對孩子易犯的錯誤,立下賞罰常規,違規就要求孩子履約,如遲交作業,罰寫一遍之類的,但處罰應合理,孩子才不會反感。
【2007-05-01/聯合報/C3版/教育】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