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正紀念堂剛建好的那年,我高二。猶記得那一個悠閒的午後,我和二位要好的同學一起坐在草地上聊天,還記得那樣的情誼,那個午后,草地的香味和湛藍的天空~

近看中正紀念堂,給我的最大感受就是『大』。站在大中至正門下時,感覺到自己的渺小。紀念館本身也是『大』,尤其那二扇銅門,那白色外牆,站在門前或貼在牆上時,『大』與『小』的感覺非常強烈。

遠看中正紀念堂,是簡單素樸的美,她的美在台灣本土的建築中是獨特的。難道中正紀念堂不該算是台灣特有的建築?她不能代表台灣意象嗎?她的美早已存活在許多台灣人的心中,留在許許多多觀光客的腦海中。

從年輕時代,民主進步黨的抗爭開始,在我記憶中,『民主』似乎是跟『抗爭』劃上等號。中正紀念堂在我的生命中,不是『獨裁』,不是『民主』,而是『安居樂業』與『幸福美滿』。

多少台北人的生活,與中正紀念堂結了不解之緣?

我想到一首歌:

台北的天空(作曲: 陳復明/歌手: 王芷雷)
  風好像倦了  雲好像累了
  這世界再沒有屬於自己的夢想
  我走過青春  我失落年少
  如今我又再回到思念的地方
    台北的天空  有我年輕的笑容
  還有我們休息和共享的角落
  台北的天空  常在你我的心中
  多少風雨的歲月我只願和你度過……
  風也曾溫暖  雨也曾輕柔
  這世界又好像充滿熟悉的陽光
  我走過異鄉  我走過滄桑
  如今我又再回到自己的地方

台北的天空。那熟悉的地方,那共享的角落,我的腦海裡出現了中正紀念堂…..

談戀愛時,這是一個重要的場合,多少夜晚的甜蜜與浪漫,就在大中至正門下,在紀念館高高的白牆邊。

二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也都在這兒留下了許多歡樂與回憶。當他們還在爬行時,我會把他們放在階梯最下面,孩子就自動的一階一階往上爬,這是一個對孩子很好的運動哪~對感覺統合及頭腦的發展都有益的運動!

我們在池旁餵魚,在池邊納涼。

多少次在人潮中看燈會,在二廳院前看戶外轉播,參與各式各樣的活動….. 那樣的人潮,是中正紀念堂給我的記憶~那都是歡樂與美好,而不是『民主』!

政府在無力拼經濟之際,拼改名。小老百姓除了無奈、無力之外,只能緬懷過去。

中正紀念堂見證了許多小老百姓的幸福與快樂,不是威權和民主,
而台灣民主紀念館則見證了改名手段的粗暴與不民主。

降級、改名,掩飾執政的無能與無力,達到浪費公帑、製造對立的目的,對『民主』有助益嗎?只會增加『抗爭』罷了!讓我心中『民主』和『抗爭』的等號更加『等』!

為中正紀念堂的消失而哀悼~

紙灰飛揚,朔風野大,阿兄歸矣,猶屢屢回頭望汝也。嗚呼哀哉!嗚呼哀哉!

 

為執政者的無能與無力而哀悼!
嗚呼哀哉,何時能政治清明?老百姓能安居樂業?

2008嗎?


聽到這個消息,我豎起大拇指說:郝市長,好!

中正紀念堂改名》北市:公車捷運站名不改
 
【聯合報/記者錢震宇、楊正敏、陳志豪/台北報導】 2007.05.10 03:34 am 
  
台北市長郝龍斌昨天說,他對行政院將中正紀念堂改名為「國立台灣民主紀念館」感到遺憾,也可看出政府的意識形態超越了民眾利益,非常不當。

他說,依法公車站、捷運站名的規定是歸地方政府主管機關,所以中央即使改名,台北市仍會將站名維持為中正紀念堂,就像是捷運唭哩岸站一樣,這是古名,也是民眾習慣的名稱。

台北市文化局長李永萍表示,更名不會影響中正紀念堂的暫定古蹟身分。文化資產認定是建物本質,不會因名稱不同而改變,暫定古蹟一次半年,得再延長半年。

郝龍斌質疑,政府施政要以民眾權益為考量,照顧民眾福祉,更名對國家有什麼幫助?光是更改中正紀念堂附近相關捷運、公車站名、路線等,就要花八百萬元,根本是無謂浪費,而且民眾都已習慣站名,無故更動不僅擾民,更是傷財。

出席行政院會的副市長吳秀光說,市府對於中正紀念堂更名一事,無法表達反對意見,因為行政院並未讓市府參與討論。

台北捷運公司表示,更換中正紀念堂站站名牽涉一萬兩千多面指標,包括站內指標、票價圖、路線資訊、旅客資訊系統、票證系統,電聯車語音播報系統、文宣摺頁等,估計全面換新至少要花經費八百廿萬元。

【2007/05/10 聯合報】


相關連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iu2023 的頭像
    chiu2023

    行萬里路 讀萬卷書

    chiu20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