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塊遮羞布,遮掉了什麼?
遮掉想用『民主』來掩蓋的『不民主』?
遮掉七年虛耗空轉執政的無能?
遮掉民生經濟的不景氣?
遮掉教育部對教育改革的無知、無能?
遮掉小老百姓在這個紀念堂與廣場所留下的歡樂回憶?
偷偷摸摸的遮了,被聲東擊西的拆了,
接下去呢?
遮了又拆,拆了又遮?遮了又拆,拆了又遮?直到2008?
抗議、叫囂 ..... 見證民主?
若要民主,至少至少至少,請光明正大在台北市來個公投吧~要不要改名?要不要拆?
已經有228公園了,請在那兒哀悼228的苦難歷史吧~
何苦在此製造一連串的不民主與不和平?
市府出奇兵 中正堂百合布幔、鷹架順利拆除
中廣新聞網(彭群弼報導) 更新日期:2007/05/22 14:00
中正紀念堂改名、懸掛布幔遮蓋的爭議,在台北市文化局今天聲東擊西下、順利拆除,遮蓋中正紀念堂正門上方招牌的鷹架,也拆掉藍色帆布。台北市文化局長李永萍表示:由於教育部對於市府的處份沒有回應,今天強制執行。部分民進黨籍的市議員則是到場表示不滿。教育部台灣民主文化園區管理處也表達不滿,認為市府准許在前,拆除在後,分明是說謊。
中正紀念堂更名為台灣民主紀念館,教育部在揭幕當天,在主館兩側垂掛大型百合圖樣的布幔,並且以修繕為名義,在正門搭起鷹架,利用藍色帆布將中正紀念堂的招牌遮住,遭到台北市文化局一連兩天開出罰單!教育部也不甘示弱,表示一定會提出訴願,雙方劍拔弩張。
台北市政府上午舉行市政會議,宣布考慮以加註方式將凱達格蘭大道,改為「反貪腐大道」,同一時間,台北市文化局會同建管處人員,提前一步前往中正紀念堂,逕行拆除布幔,等到媒體聞訊趕到,兩側的布幔都已經順利拆除,教育部次長周燦德趕到現場時,正在拆除大門前方的鷹架,十一點左右,遮蓋中正紀念堂招牌的帆布也被一併拆除!過程順利,帶隊的台北市文化局長李永萍面對到場鬧事的民進黨市議員,仍然堅決表示依法行政,該拆就拆。
對此,更名之後管理處人員,對於市府的作法表達強烈不滿,認為修繕工程已經獲得市府許可,如今又遭到拆除,出爾反爾。曾坤地館長說
雖然台北市政府以暫訂古蹟的策略,讓中正紀念堂儘量保持現狀,不過,在總統府的指示之下,原本駐守當地的三軍儀隊已經悄悄撤離,改為警方派人警戒,就連每天的升旗及降旗的儀式,今天起也改為警察負責,不過由於不太熟練,軍方還是派員從旁指導。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