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到底有多少人在關心瞭解全球暖化的問題?台灣的政府放了多少精力在這個問題上?台灣的媒體放了多少關心在這個議題上?
教育部製造12年國教的紛擾後,現在忙著AB版的回應,環保署呢?垃圾分類、限塑政策到底執行的力不力?
前一陣子,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後,我在課堂上提及『不願面對的真相』,知道的學生寥寥幾許,我們的大學生根本不關心這個議題!?我去買這部DVD,問了好幾家,老闆都不知道我在說什麼,沒聽過這部片子,也不知道高爾是誰,更甭說『全球暖化』是什麼咚咚,最後我靈機一動,終於在誠品書店買到了DVD,598元。
自從3/21辦了『不願面對的真相』的讀書會之後,我持續蒐集了相關新聞,因為太多了,我只列出標題:
- 美國承認氣候變遷構成全球挑戰(法新社2007/4/7)
- 聯合國氣候變遷報告指亞洲面臨旱澇疾病危機(法新社2007/4/7)
- 全球暖化效應嚴重 十大自然奇觀面臨摧毀(中央社2007/4/6)
- 火星也暖化 速度比地球快4倍(聯合新聞網2007/4/6)
- 19年頭一遭!東京降4月雪(ETtoday 2007/4/5)
- 聯合國公布的最新報告顯示,真正的罪魁禍首就是你跟我.....(天下雜誌366期)
- 氣溫升1度 17億人缺水(2007/4/1聯合晚報)
- 抗全球暖化 雪梨將熄燈1小時 (2007/3/26 聯合新聞網)
- CNN的報導:Republicans frosty on Gore's global warming warnings (March 22, 2007)
- 新光集團全省免費看「不願面對的真相」電影 (詳見2007/3/22 新聞)
- 聯合報頭版:全球暖化 吐瓦魯快被淹了(2007/3/20)
- 美國前副總統高爾(Al Gore)宣傳全球暖化威脅的傾心力作《不願面對的真相》(An Inconvenient Truth),周日獲得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和最佳歌曲兩項大獎。......(2007/2/26 路透社)
這個問題真是越來越嚴重,今天看到台灣CO2排放密度世界第一,讓我感到身為台灣人的悲哀,更為這些只會拼2008選舉的政客們感到寒心。高爾在他從政的生涯中,致力推展和抑制全球暖化有關的議題,大選落敗後,他沒有一蹶不起,反而投入宣導降低全球暖化的工作,終於讓全世界正視這個議題,然而,我們的政客們呢?不管是藍是綠,似乎都只有2008誰和誰配........
不管誰配誰,誰在朝誰在野,恐怕將來大家都得一起同心協力 ~ ~ 一起救災?!
如果全球氣溫繼續暖化,冰原融化,海水上升,台灣島終將會沈沒.......
『明天過後』的場景之一已在紐奧良出現,其餘的也將會成真;『冰原歷險記2』中冰原融化、冰山崩落、動物們齊唱“世界末日快來到”以及逃難的場景也將會成真;丹布朗以北極冰棚為場景的『大騙局』裡冰棚崩落的情節也不再是虛構;聖經中關於末世的說法我不再不信.....
天下雜誌369期目錄/2007.04.11
- 全球暖化 台灣不願面對的真相
- 全球暖化 台灣發燒
- 台灣能源的三大罩門
- 氣候變遷 玉山也受害
- 聯合國IPCC氣候變遷報告
- 減碳抗暖化 你也可以做的12件事
- 台灣企業 搶賺暖化兆元商機
- 晶元光電 製造力+專利 打造全球第一
- 宏傑科技 讓LED專利在世界發亮
- 茂迪 搭上三十年的太陽能熱潮
- 正隆紙業 全球第一張溫室氣體認證
- 中油、中鋼 減碳減出大商機
- 遠東集團總裁徐旭東:環保,企業可以做更多
全球暖化/你願面對真相嗎? 台灣CO2排放密度世界第一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70413/17/cvau.html
ETtoday 日期:2007/04/13 14:56 記者:記者葉正玲/專題報導
根據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最新報告指出,全球二氧化碳濃度已由工業革命前的280ppmv,增加至現今的380ppmv;而台灣的二氧化碳總排放量,以土地面積平均來說是世界第一,每人平均年排放量超過12噸,是全球平均值的三倍。全球暖化,已成為台灣人最「不願面對的真相」!
什麼是全球暖化?簡單來說,全球暖化是二氧化碳及其他溫室氣體排放到地球大氣層,吸收太陽的熱能所造成的。這些氣體就像厚厚的毯子,把日光的熱能困住,造成地球的溫度上升;溫室氣體愈多,地球的溫度就會愈高。這些溫室氣體來自汽車的化石燃料、發電廠以及森林、農地的流失。
在聯合國IPCC今年發表的第一份報告指出,從現在開始到2100年,全球平均氣溫將升高1.8至4度,而4月公佈的第二份報告,則將範圍擴大為1.1至6.4度。有研究表明,如果全球平均氣溫升高2度,地球上15%至40%的物種將瀕臨滅絕;若氣溫上升4度,全球就會有30多億人口面臨缺水。
在此份報告中也直指,人類活動非常有可能是過去250年來大氣中溫室氣體增加的主因;二氧化碳濃度已由工業革命前的280ppmv增加至現今的380ppmv,增加了約35%。而由冰核鑽探分析中可確認,現今二氧化碳濃度已超越地球大氣過去65,000年以來的紀錄。
二氧化碳排放量與全球暖化密切相關,而台灣的二氧化碳總排放量,從1990年到2004年倍速成長111%,是全球成長值的四倍,每人平均年排放量超過12噸,是全球平均值的三倍,而且以土地面積來說,台灣CO2排放量竟然勇奪世界第一,排放密度驚人。
氣象局氣象科技中心主任鄭明典表示,在聯合國的報告中,台灣屬於氣候變遷的高危險群,過去一世紀以來,平均溫度就增加了1.3℃,暖化速度是全球平均值的兩倍,也比鄰近的日本、中國大陸高。台灣必須正視這個問題,減小氣候變異的衝擊。
台灣大學大氣科學系教授許晃雄分析,以過去約100年的氣象觀測資料來看,台灣夜間暖化現象比白天明顯,夏天暖化比冬天明顯;1980年之後,台灣發生高溫的機率增加,發生低溫的機率減少,1970年以後的寒潮發生次數也明顯減少,而台灣城市發展的熱島效應,對於暖化現象則有加成效果。
在降雨變化特徵方面,許晃雄指出,台灣連續不下雨日數逐漸變長,年降雨日減少,年降雨量變遷趨勢大多不顯著,但是整體而言:東北部增加,西南部減少,南部地區的乾季逐漸變長。全球暖化在降雨方面的影響尚不顯著,但是用水需求增加,缺水問題仍應重視。
全球暖化的嚴重性一直是人們「不願面對的真相」,電影「明天過後」中的災難情節是否有一天會真實上演?許晃雄認為,全球暖化的具體影響可能無法預測,但正確的應對方法是「給地球買保險」,政府不應該因為「不確定性」而延誤應對全球暖化的時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