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子收到兒子學校的通知,歡迎親子組隊參加刷油漆活動,美化校園及社區,名額有限趕快報名喔!我問兒子要不要去,他說有興趣,我們就報名了。報名之後才發現,他們班只有他一個人報。
一位家長聽到我們報名直說,那麼累的事我才不做呢,老公聽到我們報名刷油漆活動,也虧我們說,幹嘛去攬那麼累的工作?老媽聽到也是同樣的回應。
我也刷過油漆,當然知道刷油漆很累,但是,難得兒子願意,願意體驗一下,這是多麼難得的經驗!換個角度想,有人提供牆壁給你玩,何樂而不為?
期待中,終於等到報到的時刻,聽完輔導主任的說明之後,開始上工刷油漆,每組負責二面圍牆。我們家兒子從剛開始到處滴,到噴得滿臉都是,玩得不亦樂乎,後來老公也被我call 來了,以他一貫『應酬』的心態來和我們一起刷。兒子刷到後來,累了,也體會到了刷油漆的辛苦。從他做事的態度,真的只能用一個成語來形容-馬馬虎虎,看在眼裡,只能想,透過這樣的活動,讓他學到一點負責就不錯了,態度也是要時間來培養,不是嗎?隔壁左邊的母子組只有媽媽在刷,兒子約小四的年紀,在遊樂場玩,根本就叫不回來。右邊是一個媽媽帶二個幼稚園級的小男生,他們沒兩下就累了,媽媽一邊刷還一邊擔心這二個會不會跑不見。今天下午來刷的不到十組,都是媽媽帶小孩來,我在想,這些爸爸都在做什麼呀?(我家的爸爸是被我逼來的)
輔導主任和社區總幹事都陪在旁邊服務我們,真謝謝他們願意花這樣的心力,給我們這樣一個難得體驗的機會,這是金錢換不來的。說真的,我們只花一、二個小時玩,而他們去得花二天的時間,準備、陪伴、鼓勵及善後。臨走前,他們還對我說:感恩!
me too.
每天兒子上學放學都會看到他刷的圍牆,我想,他的內心是驕傲的!
看看照片裡他那得意的樣子,除了手上的戰利品之外,身上、鞋子上、臉上都多了一大堆點點。
施比受更有福,我不是來作義工的,我是來學習的!
感恩!
回家後,我問老公,好玩嗎?他說,我刷過多少次油漆了,我只是陪你們應酬啊,怎麼會好玩?
我說,你不覺得有意義嗎?他無言,我想他可能是想不出其中的意義!
為什麼報名的人這麼少?比預期的冷漠。
第一、我們的社會在作義工或公共服務上本來就很冷漠,很多人就算在家閒閒沒事幹也不會出來作義工或公共服務,就像我公公一樣,難怪他兒子不覺這樣的活動有意義!我們的父母更不會想到這樣的身教是最好的教育。
第二、各班的老師是不是鼓勵孩子參加呢?兒子的老師只是配合發通知單,一句話都沒說!我不知道其他老師怎麼做?!如果我是老師,我可能會自己也組一對參加,以身作則,把刷油漆當作全班活動!
其實,輔導室主任和社區總幹事何苦這麼辛苦?如果一定要刷,花錢把工程包出去就是啦!要不然,就對那一圈圍牆視而不見就是了,何必這麼辛苦?
冷漠~冷漠~ 老百姓對政治冷漠,在教育上,教師冷漠、父母也冷漠!
是怎樣的社會機制及風氣澆熄了大家內心的熱情?
還好,還是有些熱情的火苗,感謝主辦單位的熱情,讓我學了寶貴的一課!
我也要繼續保持我的熱情火苗,讓它延燒下去,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是我現在對這句話的新解!
.........................................................
~以下的詩解參考自傳統中國文學電子報第六十八期2001/1/19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這是一首別離的詩,那濃密茂盛的草,那一枯一榮的草,那火燒不盡的草,那一望無垠的草,都是作者無窮無盡的別情的象徵。
其他的解釋:
1.作者不但勾畫了草原的廣闊、野草的青翠和芳香,還著重地歌頌野草的頑強的生命力。
2.將這首詩帶上了政治色彩,詩裡的原上草,固有所指,但究竟指正面勢力還是反面勢力就難說。
3.這首詩借景寓情。前六句詠草,最後兩句才談送別。「離離」形容草的濃密,「一歲一枯榮」是對自然景物的客觀描述。「野火燒不盡」承「枯」字,「春風吹又生」承「榮」字。這兩句是少有的詠草佳句,不但準確、生動地把握了野草的性格和生命規律,而且是對仗極其工穩的流水對。這兩句又是具有高度比興意義的句子,可以抽出來用作比喻。「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說明是仲春時節,天氣晴和,藍天自雲下,綠草從詩人腳下一直延伸到了遠方。到此,已寫足「賦得古原草」。春天是美好的季節,朋友、家人應該在一起度過。這時候分別,在生活水平低、交通不發達的古代,是最令人傷情的,詩的結尾兩句所表現的就是這種惜別情懷。「又送」二字以前沒有引起學者們的注意。這兩個字很重要,它不僅與「一歲一枯榮」相關合,而且與「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土」相關合。它說明,作者不止一次在春天送行。古原上的草枯了又榮,燒了又生。他的惜別之情,因「王孫」歸來而消失,又因「王孫」再度遠行而滋生。隨著「王孫」遠去的腳步,詩人的惜別之情也像芳草一樣,一直向遠方延伸,伸向「古道」,連接「荒城」。「萋萋」形容草長得茂盛。「萋萋滿別情」則是說,古原上茂盛的草,全都佈滿了詩人的別情。抒情詩講究含蓄,忌諱直說。到這裡我們才發現,詩人採用的是一種迂迴的手法,前面詠草,是為後面敘情起鋪墊作用的。那濃密茂盛的草,那一枯一榮的草,那火燒不盡的草,那一望無垠的草,實在是作者無窮無盡的別情的象徵。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