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救流失的中學 6 年
中國時報 2010-03-03【周祝瑛】
九十九學年度大學學科能力測驗(簡稱「學測」)成績出爐後,各科都出現零分考生。其中數學科被認為最難,比去年約增二倍,兩千多人零分。《中國時報》日前對這些現象做了深入探討,現在確實該針對學測所引發的中學教育問題好好的檢討了。
儘管有學界人士主張,由於大學甄選比例逐年提高,大考中心有必要提高命題難度,才能具鑑別度,篩選學生;然而有多年陪同兒女應考經驗的中廣董事長趙少康先生與台北市郝龍斌市長等,都認為學測科目的難度與選才鑑別度不一定有正相關。尤其公認的偏難考題,卻無助於提升前段考生鑑別度,反而造成了高中數學教育好像是在教數學天才,或是專為進大學數學系應考的偏差情況;結果造成大量的學生提早放棄數學,甚至留下一輩子遠離與數學有關的題材或行業的心理挫折印記。
而這樣的結果也充斥在許多國、高中科目中,不論是國文、英文、數學,甚至理、化、史、地等科目都不時出現以「刁鑽」、「艱澀」甚至「超乎現實生活」的難題,透過「題海戰術」來考倒學生的現象。最明顯的例子是去年兩所台北市縣的國中一年級新生(原本都很期待上國中的七年級生),在進入學校的第一次段考的數學成績全校平均為五十六分,許多科目平均都是不及格…,而且每下愈況。孩子愁容滿面,家長只好送孩子去補習班上課。
至於進入明星高中的學生情況也好不了到哪裡。某校高一數學與物理段考題目,已經讓幾位大學相關科系的教授無法在短時間應答,直呼考這些題目毫無意義!
這些考試難題與其說是為增加學生學習鑑別度,不如說是編教科書者與出考題者,有脫離現實與打擊學生信心之嫌,尤其間接造成學校教學的「解題化」與「補習班化」等問題。而國內十二歲到十八歲青少年的競爭力就在這升學考試的難題與題海中慢慢消失,除越來越沒信心,近視度數增加,創造力與想像力也在追求標準答案中不斷流失。
尤其,這幾年來無論國中的基測或高中的學測與指考,大多採用看似「公平」且具有「效率」的「選擇題題型」,方便了電腦閱卷,卻讓學生變成了只會挑選答案的考生,整體國高中學生的思辯、邏輯、說理輿論述能力不斷在弱化。過年前,幾位「成績優秀」的文組大一新生跑來問我如何應答期末考的「申論題」?原因是高中從未學過,也不知從何下手!
而鄰校理科的學生卻在抱怨大學老師花太多時間在講解概念,推演公式與原理原則,反而懷念高中時代那種上課快速解題與尋找標準答案方式。相對的,許多大學老師都在問:國高中教育到底怎麼了?為什麼不少學生許多科目連ABC基本概念都沒,不是一路上透過具有鑑別度的大考考上來的嗎?這樣的疑問有不少是來自頂尖大學的同仁們。
因此,筆者十分贊成報載所提到是否民間應成立一個基金會,每年檢視升高中與大學考試題目及制度是否合理。因為既然台灣的教育仍然難以擺脫考試領導教學的窠臼,那麼何不好好研究出哪些題目與題型可以測驗出不同能力的人才,真正讓「好的考試來引導好的教學」。如加上推甄多元途徑與中學六年一貫制等學制的實驗,可以一方面導正正常的學校教育環境,一方面解除國高中學生長期受考試的桎梏,挽救競爭力在逐漸流失的青少年關鍵六年黃金歲月。
(作者為政治大學教育系教授,教改總體檢論壇執行祕書)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