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台灣多益測驗輸韓日』這句話,該問的應該是『why?』而不是講『奇恥大辱』!
可能是因為國內高中以上英文程度好的,都去考全民英檢,而沒考多益啊!派一堆英文程度好的去考多益,就可以打敗日韓了啊!新聞報導(2010/02/05), 元智大學就實施「全校考多益日」,每年選定一天為教職員生舉辦英文多益測驗,還要推動「多益英文狀元方案」,提供多益總分900分以上學生獎勵金。多積極且有效的方式?!用獎金鼓勵學生通過考試,還可有機會打敗日韓!
英文不好一直是我的痛,如何提昇英文能力是我一直關心的議題。許多英文好的人,根本無法提出一套提昇英文能力的具體方法,因為他們無法體會英文不好的人的心聲。
前二天跟一位朋友聊天,她是一位國中英文老師。我問她,最近幾年,國中生的英文程度是否有提昇?她說兩極化啊,程度好的有比較多,但是差的還是差。我說,程度好的,是不是何嘉仁、佳音...教出來的?她很同意的點頭。我再說,程度差的,你們也沒把人家教會?她更同意。
如果這幾年來(從國小開始上英文課開始),小朋友的英文程度有提昇,那要感謝父母親們花錢讓孩子上美語補習班!
在我開始進入學生的科學概念的研究領域之後,我才知道我的英文學習出了什麼問題。
我是以『形』來學英文。中文主要以『形』為主,我在學英文單字時,總是要用手寫出單字,腦海中記住這個單字的形。因此,我常拼不出或拼錯單字,更不記得這個字的發音。但是,英文是以『音』為主,而我對記憶『音』的能力遠遜於『形』。那些英文好的人,總是說他們在國中階段常聽英文歌,看英文電影。聽說讀寫,『聽』排第一、『說』排第二啊~我這個年紀的人,國中才開始學英文,不重聽說,只重文法及考試,英文學不好的人數,遠遠多於文好的。一直到近幾年,我才知道英文有『字根』『字源』(原來英文也有『形』啊!),才知道自然發音(原來發音有規律喔)。
英文學不好,是方法的問題。有好的方法,當然還需要『時間』,才能熟能生巧。而我現在最欠缺的,是時間,所以啊,英文能力還是遲遲難以提昇。
(未完)
多益超過900分 元智發獎金
2010/02/05 【聯合報╱記者李威儀/台北報導】
因應提升大學生英文能力的趨勢,元智大學今年不但計畫實施「全校考多益日」,每年選定一天為教職員生舉辦英文多益測驗,還要推動「多益英文狀元方案」,提供多益總分900分以上學生獎勵金。
元智國際語言文化中心主任王潤華表示,目前校內除了英文課,另有33%的一般課程是以英語授課,還將外籍生與本地生組成英文讀書小組,互動練習英語溝通,也吸收不同文化思維。
他指出,目前學校有英文檢定門檻的規定,若未達到標準,也可透過修習12學分的英文課程來彌補。
王潤華說,目前該語言中心13位專任老師中,有8位是外籍老師,來自美國、加拿大、澳洲等國,不獨尊美國腔的英文,希望學生能夠習慣不同腔調的英語,讓學生對英語的接觸更加國際化。
任教於國際語言文化中心的湯惠婷,是多益990分滿分的紀錄保持人,她常以電影帶學生進入英語世界。湯惠婷說,只有英語字幕的英文電影,聲音和畫面能幫助學習者進入英文情境,且電影的吸引力也容易讓人有效吸收。
元智國企系大四學生賈涵,從高中時期就對語言有濃厚興趣,以全民英檢中高級檢定成績,申請到元智大學就讀,並在大二時獲多益945分佳績。她認為,學習語言有助於和外國人交流,可以交到更多外國朋友。
台灣多益測驗輸韓日 朱立倫:奇恥大辱
中央社日期:2009/12/18 13:19
(中央社記者劉光瑩台北18日電)台灣高中以上學生與技職院校生的多益英語能力測驗成績不如韓日學生,行政院副院長朱立倫今天以「奇恥大辱」形容;教育部長吳清基盼學校加強塑造英語環境,避免考試領導學習。
「多益」是針對職場英語的測驗,滿分990分。美國教育測驗服務社(ETS)17日發佈「2008年台灣、日本、韓國學生族群的TOEIC(多益英語測驗)成績統計報告」,在4級學生(高中、技職院校、一般大學、研究所)中,韓國學生多益成績遠高於台灣學生。技職院校部分,台灣408分比韓國的技職院校學生落後52分,較日本的2年制短期大學落後76分。
「2009年教育基金會年會」上午在中正紀念堂演講廳舉行,朱立倫應邀出席並致詞。他指出,台灣高中以上學生多益 (TOEIC)英語測驗成績大幅落後韓國,技職院校學生更輸給日本短大生,他認為是「奇恥大辱」,盼教育者注意此問題。
吳清基接受媒體記者訪問時表示,將指示教育研究委員會與中教司,共同檢討學校英語教學課綱方針,並希望各校充實英語視聽教材與合格師資。
同時,吳清基也建議大考中心改進命題方向,盼鼓勵學生活用語言,而非死記單字,希望改正「考試領導教學」的現象。
吳清基說,已經有小學推動每週1天全校說英語的「英語日」,讓學生體驗全英語生活情境;他也鼓勵學生在高中前出國短期學習,增廣見聞,「台灣絕對不能輸」。
學者:學生英文閱讀太少
自由時報 2009/12/18〔記者胡清暉/台北報導〕
對於台灣學生英語能力隨年紀增長而較差的現象,政大英語系教授陳超明提出警訊,認為台灣高中生英文學習落後韓國一至兩年,而且台灣大學生的英文閱讀量太少,如果再不覺醒,未來和韓國等英語較佳的亞洲國家差距會愈來愈大。
國高中以考試導向 只會背單字
陳超明分析,台灣小朋友的英語學習偏重聽、說能力,以生活實用為主,學習方式較有趣,且會參加YLE劍橋兒童英語認證的,多半都是菁英家庭,表現較佳不讓人意外,然而,進入國、高中後,轉以考試導向,強調文法結構、背單字,實用性降低,自然輸給韓國。整體而言,台灣高三英語程度約為韓國高二或高一學生。
陳超明指出,台灣學生上了大學後,英文的閱讀量太少,許多老師根本不開英文書目,沒有學習英語的動機,又缺乏系統性學習,向英語say goodbye,英語能力當然愈來愈差。 他也建議,台灣的英語教學方式必須改變,不要教一些一輩子用不到的文法,大學老師也要多開原文書,讓學生持續閱讀英文。
台大外文系教授廖咸浩認為,幼兒學英語,最早以國小三年級最理想,且不能太嚴肅學習,以免扼殺小朋友學習興趣;台北市松山高中英文老師許亞君表示,理想的英語口語訓練環境是一班十多人,但目前台灣的班級都是三十多人,要一對一的對話,確實較不容易。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副理事長林文虎說,台灣學生的英語能力近年來都呈現雙峰,對英文能力後段學生,讓他們對英文感興趣,教學更加生活化。
學者:高中生英文學習 落後韓國1至2年
中央社 20091217(中央社記者林思宇台北17日電)
美國教育測驗服務社(ETS) 台灣區代表今天公布,台灣高中以上多益考試成績落後韓國,高中部分落後最多151 分。政治大學英語系教授陳超明解讀,學習落後1至2年。
多益是職場英語的測驗,滿分990 分。陳超明受訪表示,多益成績差在50分以內,可能是學生對題型不熟或受情緒影響等因素,但如果超過50分,就表示能力有差,學習時數落後。
陳超明進一步解釋,以韓國高三學生英語程度為例,台灣高三英語程度約為韓國高二或高一學生。
技職校院平均成績408分,陳超明認為偏低,「用猜的都會猜到300多分」。
多益考試成績不理想,陳超明認為,現在學生閱讀量太少,導致英語學習成效不彰,高中英文課文單字約600到800字,實在太少,大學也只讀英文短文,缺乏大量閱讀。
陳超明表示,高中教學以考試為主,背單字、文法等,但重點應該是語意的了解,高中生應該讀課外讀物,只要是有興趣的小說都可以,這樣一定對高中生考指考有幫助,「把哈利波特第7 集讀完,指考滿分不是問題」。
許多學生指考英文成績不理想,陳超明表示,很多學生無法大量閱讀,平常沒有這樣的訓練,一考試就疲倦,其實大學指考根本不考文法,學生不要搞錯方向。
不過,臺灣大學外文系教授廖咸浩認為,考試成績只能顯示出參加考試的學生英文能力,很難說有什麼意義。
要如何增進英語能力?廖咸浩建議,讀自己喜歡的書,要精讀也要略讀,首要是不要先扼殺學習英語的興趣。
台灣學生英語能力 聽說優於讀寫
中廣廣播 20091217(陳映竹報導)
多益測驗及劍橋大學ESOL考試院兩大英語測驗及認證機構,分別公布台灣學生英語能力報告,兩者不約而同都指出,台灣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優於讀寫能力。學者分析,台灣國高中英語重「文法」、重「背誦」,但現在英文閱讀主流是語意認知、文章啟發,造成學生每個字都看得懂,但串成句子卻一頭霧水。
兩項國際英語測驗機構都點出了,台灣學生英文的閱讀書寫能力,比聽說能力還要差,這項說法和傳統認知相悖。劍橋大學ESOL在台辦事處經理王舒葳分析,台灣國、高中的英語教學模式,偏重單字背誦及文法記憶,死板的方式容易讓學生失去興趣,無法持續學習,這也是為什麼學生的閱讀寫作表現不如預期的主因。
政大英文系教授陳超明指出,現在英語學習從小三開始,國小階段重視實用、以聽說對話為主,這和過去的英語教學差很多。但英語教學偏重圖像閱讀, 深入的閱讀越來越少,高中英文課本一篇文章不超過八百字,到了大學除了大一英文,也沒有其他課程強化學生的英文閱讀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