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的冬夜,到中正紀念堂觀賞舞台劇『牛頓與哈雷』,優美的歌聲引領我來到劍橋,我夢寐以求的康河旁,在那兒,牛頓與哈雷相遇。

 

故事從劍橋大學開始,孫哥哥扮演徐志摩,獻唱再別康橋。

 

布景、音樂、舞蹈都很棒,但是有一些情節與史實不符,有點時空錯亂。

 

以下做一些整理~

 

三位男主角:牛頓(Nowton,1642~1727)、虎克(Hook,1635~1703)、哈雷(Halley,1656~1742)的年紀有些差距。

 

牛頓在就讀劍橋期間(19~22歲),虎克約27~30歲,這時虎克在牛津,波以耳的身邊擔任實驗助理。

 

1655年,虎克擔任波以耳在牛津所設立的實驗室的研究助手。1658-1661年波以耳和虎克做了許多氣體的研究,提出了波以耳定律。1662年,在皇家學會會長羅伯特·默雷(Robert Moray)和波以耳的提議下,虎克任皇家學會的試驗負責人,負責維護試驗儀器,驗證和演示實驗。由於皇家學會初創,沒有資金來源。虎克拿不到薪水,只能仍靠在唱詩班的工作度日。為了解決窘境,虎克設計了一些實驗,在國王面前演示,爭取到了王室對皇家學會的一些資助。1664年開始虎克開始擔任格雷漢姆學院的幾何學教授(咦~為何是幾何學呢?)。

 

1677年皇家學會秘書去世,虎克繼任秘書,在沉重的實驗安排之外還要負責管理文檔和記錄會議等任務。虎克覺得自己無法完成這麼沉重的工作,希望皇家學會可以配備助手,但是被拒絕。繁忙的工作,時常的拖欠薪水,以及和牛頓,惠更斯的爭論,使得虎克晚年近乎憤世嫉俗。

 

 

 

愛德蒙·哈雷出生於倫敦一個富有的家庭,他的父親是一個富裕的肥皂製造商。哈雷年幼時對於數學就很感興趣,後來進入聖保祿學校讀書。1673年他赴達牛津,進入牛津大學皇后學院就讀,他在畢業前就發表了關於太陽系和太陽黑子的研究論文。

 

1676年,20歲的哈雷離開牛津,拜訪南大西洋上的聖赫倫那島(1815年,拿破崙被放逐到此,1821年病逝於此),並在那裡研究南天星空。他在當地觀察到水星凌日,並意識到可以用類似的金星凌日來確定太陽系的絕對規模。

 

1678年5月,他返回英國。在接下來的一年,他代表英國皇家學會前往但澤(格但斯克)。此後他發表了包含341顆南天恆星的詳細數據的《南天星表》,因為這份星表加上附屬的星圖,他獲得了與第谷同樣崇高的聲譽,被授予牛津碩士學位,並當選為英國皇家學會院士,這時他才22歲。

 

1682年,哈雷慧星出現。這一年哈雷與瑪麗·圖克結婚,並在伊斯林頓(Islington)定居。他持續觀察月球,也對引力感興趣,試圖證明刻卜勒定律。

 

1684年8月,他抵達劍橋與牛頓討論這個問題,但他發現牛頓已經解決了這個問題,只不過牛頓什麼也沒有發表。哈雷說服牛頓發表研究成果《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哈雷也支付金錢幫助出版該書。 1687年,牛頓出版『原理』。

 

 

1758年,哈雷彗星回歸,這時三位男主角均已不在人世。

 

 

 

Back to 藝文講座展演 (首頁)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iu2023 的頭像
    chiu2023

    行萬里路 讀萬卷書

    chiu20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