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22-大天后宮-01.JPG

台南大天后宮主祀媽祖,配祀有水仙尊王、四海龍王、三官大帝等神明。

20250122-大天后宮-02.JPG

20250122-大天后宮-03.JPG

20250122-大天后宮-04.JPG

台南大天后宮和安平開台天后宮、鹽行禹帝宮都是恭奉「一帝、兩王、二大夫」(禹帝、奡王、楚王、伍員大夫、屈原大夫)。

四海龍王的名字有好幾個版本,這兒奉祀的是哪個版本,是此行考察的重點。

《封神演義》與《西遊記》等文學作品中就有龍王的形象。

傳說中最負盛名的四海龍王為:東海龍王敖廣、南海龍王敖欽、西海龍王敖閏、北海龍王敖順;

《封神演義》則紀錄東海龍王名為敖光,南海龍王名為敖明,西海龍王名為敖順,北海龍王名為敖吉。

四海龍王之中,以東海龍王為最尊。

20250122-大天后宮-05.JPG

在大天后宮的紙本簡介中介紹四海龍王:

龍王為司興雲降雨之神。在早期的中國社會,便有龍的圖騰出現,龍在中國神話中更是不可或缺的一種神物。四海者指中國四面之海也,亦即《禮記.祭義》所稱東海、西海、南海、北海之四海也。龍為帝王之像,四海海神乃操控四海者,俗以其示黃帝之後裔,皆帝也,故轉海為龍王也,因龍潛之海,各據一方,故名四海龍王。《太平御覽》稱東海龍王為「勾芒」;西海龍王為「蓐收」;南海龍王為「祝融」;北海龍王為「玄冥」

2025廣州行~南海神廟之南海神祝融(2024/11/29)**
 

《太平御覽》這段紀載,係抄錄先秦姜太公的《太公金匱》

武王伐紂,都洛邑 。海內神相謂曰:「今周王聖人,得民心乎!當防之,隨四時而風雨。 」陰寒雨雪十餘日,深丈餘。甲子平旦,有五丈夫乘車馬 ,從兩騎止門外,欲謁武王。武王將不出見,太公曰:「不可。雪深丈余,而車騎無跡,恐是聖人。」王使太師尚父謝五丈夫曰:「賓幸臨之,失不先問,方修法服。」太師尚父乃使人持一器粥,開門而進五車兩騎,曰:「王在內,未有出意。 」時天寒,故進熱粥以禦寒,未知長幼從何起?兩騎曰:「先進南海君,次東海君,次西海君,次北海君,次河伯、雨師、風伯。」粥畢,使者具以告尚父,尚父謂武王曰:「客可見矣。五車兩騎,四海之神與河伯、雨師耳。」王曰:「不知有名乎?」曰:「南海之神曰祝融,東海之神曰勾芒,北海之神曰玄冥,西海之神曰蓐收。河伯名為馮夷 ,雨師名詠,風伯名姨。請使謁者各以其名召之。」武王乃於殿上,謁者于殿下,門外引祝融進,五神皆驚,相視而歎!祝融拜武王曰:「天陰乃遠來。」何以告之?皆曰:「天伐殷立周,謹來受命,願敕風伯、雨師,各使奉其職。」武王師到牧野(今河南省新鄉市北),陣未畢而暴風疾雨,雷電幽冥,前後不見,太公曰:「善。雷電者,是吾軍動應天也。」武王伐紂至鳳凰陂,韈系解。

[百度百科]五行神,指的是:東方木神句芒、南方火神祝融、西方金神蓐收、北方水神玄冥、中央土神后土。

很期待這兒奉祀的是《太公金匱》的版本,但神殿上的四海龍王是《封神演義》的版本:東海龍王-敖光,南海龍王-敖明,西海龍王-敖順,北海龍王-敖吉。

20250122-大天后宮-08.JPG

主殿的後面,是恭祀三官大帝:天官-堯帝、地官-舜帝、水官-禹帝。

一旁的簡介寫道:

三官大帝即天、地、水三官之神,台灣民間稱『三界公』。即三元三品三官大帝。

神仙通鑑稱:「因堯定天時,以濟七政,故為天官;舜畫九州,以安百姓,故為地官;禹治洪水,以奠民居,故為水官。」自古即以『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其地位僅次於玉皇上帝,監察人間善惡。

大天后宮之三官大帝為金色面孔,相傳為明代之神像。

20250122-大天后宮-06.JPG

天后的梳妝樓

大天后宮側面巷中的「梳妝樓」原為明寧靖王來台所設立之宗人府,施琅克台後,將寧靖王府蓋建為大天后宮,宗人府則暫做兵寮。其後幾度變遷,成為廢棄民宅的宗人府遺址,被祀典大天后宮、媽祖功德會興建為媽祖梳妝樓,放置媽祖床、盥洗台、梳妝台、衣櫃等,並保存一座擁有一百五十年以上歷史的鎮南媽神轎。

20250122-大天后宮-07.JPG

 

Back to 2025台南訪水仙(首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iu2023 的頭像
    chiu2023

    行萬里路 讀萬卷書

    chiu20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