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之帝國》的子標題:全球貿易的關鍵地帶,海洋亞洲的盛世繁華
(Empire of the Winds: The Global Role of Asia's Great Archipelago)
最近因為要參加鄭和研討會,開始研究東南亞的歷史與地理。
說實在,除了N年前去過巴里島之外,對東南亞實在沒什麼概念。在亞妮過來之後,才開始對印尼有一點點認識。
沒想到這次寫的文章,主要標題是滿剌與滿剌加,前者與伊斯蘭教士有關,後者則是馬六甲,與馬來西亞歷史有關。
馬來西亞的歷史源自於印尼,於是開始讀印尼的歷史、伊斯蘭傳入印尼及東南亞各國,以及馬六甲的歷史。

讀了《風之帝國》這本書,才知道南島語族大約是六千年前從大陸遷到台灣,接著在一千五百多年後抵達菲律賓,隨後迅速南向、東向在島群與玻里尼西亞開枝散葉 。
《風之帝國》將這個區域稱之為「努山塔里亞」(Nusantaria),這是興盛於1293-1500年期間的滿者伯夷(Majapahit)對其所屬島國的稱呼。
滿者伯夷的輝煌歲月
滿者伯夷帝國的前身是三佛齊,也就是室利佛逝(中國文獻於西元904年改稱三佛齊)。
滿者伯夷是這個區域最後的佛教及印度教國,之後伊斯蘭教開始盛行於這個區域,統治的都是伊斯蘭蘇丹國。
台灣與海洋文化
雖然台灣四面環海,但在受教育過程,沒有對海洋文化有什麼認識,甚至也不太認識東南亞各國。
前幾年得知台灣是南島語系的出發點,戮力去中化的菜政府力推南向政策,讓我以為台灣在這個歷史地理點很厲害,透過這本書開始進行了解後,才發現其實不然。
但是台灣和這些東南亞島嶼國家到底是何種關聯,這本書幾乎沒有提,似乎沒什麼關係。
讀了一些古籍,從明朝往前往後,東南亞各國和中國一直有朝貢的關係,但是台灣 呢?好像沒沒無聞,也沒有所謂的海洋文化。
除了語言外,跟這些「努山塔里亞」島國也似乎沒什麼關係。
(未完待續)
海上絲綢之路
為了探究海上絲綢之路,讀了許多書籍。也去佛光山參觀[佛教海上絲綢之路展]。
東晉高僧法顯西行取經,回程時從海路回來。
還有一條資料是說,《漢書》記載,漢朝時就派使者從徐聞出發,出使東南亞。找到一本非常有趣的書《海上絲路:尋蹤迷航南海古國》,簡介如下:
在中國《漢書》與《後漢書》裡記載著西元前二年漢代使者遠赴黃支國出使,漢使與商人們一行乘船攜黃金、絲綢南下購買明珠、璧玉與香料,南海諸國和中國間的通貢往譯-獻犀、象、小黑人、大珍珠,皆循經都元、邑盧沒、諶離、夫甘都盧、已程不、皮宗……這些星羅棋布的交通要塞,猶如座落古地圖的海上明珠,每個商驛,皆紀錄著亞洲國際間最早的商事活動,也是我國民南下經商定居,及現在東南亞一帶居民最初的血脈源流。作者從各史籍、相關出土文物及古代各種商貿活動的軌跡裡,重返時光,探尋這段充滿貨殖札事、商業傳奇的歷史航道,破譯了十個古國的現代地名,為此珍貴的海上絲路,重作考尋。
然後為了瞭解歷史上台灣的海洋地位與發展,又讀了兩本書:《海洋台灣》、《閩南海上帝國》。
Back to 悅讀閱讀(首頁)**


留言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