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6年9月2日的倫敦大火(Great Fire),一連燒了4天,約整個倫敦市的1/4都陷入火海,付之一炬。
這場讓倫敦浴火重生的大火,已屆350週年。倫敦博物館特別規劃了一個特展,讓大家回到350年前,認識火及這場火。
這一場大火後的重建,讓倫敦成為一個嶄新的現代化都市。而前一年(1665年)造成倫敦大災難的鼠疫,也在大火後消失匿跡。
大火後,查理二世命令英國天文學家暨建築師雷恩爵士(Christopher Wren,1632~1723 )負責城市建築重建,雷恩提名虎克(Robert Hooke,1635~1703)負責受災情況的調查和統計。大火之後重建倫敦的迫切需求,帶動了內需,科學家出身的虎克這時成為一位建築大師,倫敦大火後他擔任測量員及倫敦市政檢查官。
在隨後的重建過程中,54間教堂中有51間是雷恩重新設計的,包括著名的聖保羅大教堂。
虎克負責了近一半的調查,測量和調解地產糾紛的工作,並協助設計了倫敦大火紀念碑、格林威治天文台等建築。
大火事發地點是靠近倫敦橋附近布丁巷的1家烘焙店,他們在起火點附近豎立了一個紀念碑,高61.5公尺,共有311階,頂端為火焰飾圍繞的圓球。
大火之前,1664年整個夏天,虎克幾乎都在聖保羅大教堂(St Paul's Cathedral)的塔頂做實驗,記錄落體的速度、物體在不同氣壓及不同高度時的重量,想以實驗求證地心引力是否會因高度和地點而改變。
1666年倫敦大火後,他和雷恩負起了重建倫敦的工作,在學會及城市重建兩方面都展現他的能力。他倆設計的大火紀念碑(The Monument),同時也有科學實驗用途,這根高度近62公尺的中空柱子,不僅設計用來進行鐘擺、托里切利實驗和地心引力的實驗,底部有一房間設計可以讓天文學家透過天頂儀觀測夜空。
進一步參閱
- ★《倫敦的崛起》,p93,p179。
- ★讓實驗與教學出頭天的英國皇家學會與皇家科學院 (刊登於《物理雙月刊》,36卷5期,p357~364,2014年10月)
- ★ The Great Fire of London (http://www.theschoolrun.com/homework-help/great-fire-london)
Back to 2014劍橋倫敦尋夢行 (首頁)
倫敦大火350週年 特展重現當年災難
中央社中央社 – 2016年7月24日 下午11:06 (中央社記者黃貞貞倫敦24日專電)
紀念倫敦大火350週年,倫敦博物館舉辦特展,讓民眾了解當年這場讓10萬名倫敦人無家可歸的嚴重災難,現場並首次展示17世紀少數僅存的消防機具。
策展人吉特(Meriel Jeater)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表示,倫敦大火發生於1666年9月2日,事發地點是靠近倫敦橋附近的1家烘焙店,一連燒了4天,4/5的倫敦金融城,約整個倫敦市的1/4都陷入火海,付之一炬,損失慘重,約有10萬人因此無家可歸,所幸很多人逃出火場,因此喪命的人不如想像的多。
吉特說,當年發生大火的原因很多,可能是木材掉到火爐上,烘焙師凌晨1時被屋內的煙霧嗆醒,他和家人跳窗跳生,大火自此一發不可收拾,倫敦當時遭遇乾旱多時,東倫敦刮起暴風,使大火迅速蔓延,加上大火發生時是深夜,民眾來不及撲滅,同時事發地點的建築物多是木造,附近都是小巷,還有不少倉庫裡存放酒精飲料和乾草,都使大火情況雪上加霜。
350年前倫敦並沒有消防隊,即使有滅火的器具但不是很有效用,最後只能出動放在教堂裡的水桶,長梯等器材,大火過後推動重建倫敦的計劃,政府規定新蓋的房子必須是磚瓦房,房屋之間的距離也要加寬,預防大火延燒到其它建築,同時為了讓倫敦的建築看起來更吸引人,在設計上也更統一,務求有整體感。 倫敦大火事發至今350週年,吉特表示,倫敦博物館認為這個重大事件值得紀念,讓大家深入了解這個災難當年發生的情況,也讓民眾可以看到倫敦博物館一些有關倫敦大火當年的收藏品,「在特展中我們探索倫敦大火事故,包括大火如何發生,當時倫敦人如何回應,對這個大火的觀感,他們保存什麼物品,還有很多考古學家從廢墟挖掘出來的物品」。
現場最吸睛的展品之一是1670年代的消防機具,這是倫敦大火後建造的,機具是原版,但輪子和把手則是倫敦博物館聘請1家馬車製造商花了數個月時間協助重建,首次讓參觀者了解它當時的樣貌,這是英國少數僅存的古早版消防機具。
倫敦大火後英國開始推出火災保險,現場可以看到防火險的標章,還有消防人員的帽子及配備。
這項適合全家觀賞的特展將一直展出到2017年4月17日。1050724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