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參加教改總體檢座談會~「體檢科學教育」。其中新竹市光武國中教務主任林茂成和北市麗山高中校長陳偉泓的報告讓我印象深刻。

麗山高中是科學高中,五年前創校時,即推動高一、高二學生將專題研究列為必修。 學生透過專題研究課,可培養和學習主動探索知識的態度,幾年做下來就發現,因為課程的訓練,學生動手做和思考的能力大增,不僅有利升學,不少學生也屢屢在國際科展拿大獎。

科學高中推動專題研究課程,並不是令人非常驚訝。更讓我感動的是光武國中的努力,聽教務主任林茂成報告,就和這幾年來,每次去rufu那兒,聽他講他推動的主題學習的過程、讓學生製作網頁、還有到農場露營的活動推展、教務主任親自帶領團隊,學校老師從排斥、反彈到積極參與與期待的心情,學生從對學習無趣到能力提昇、積極合作,這些過程與精神幾乎都是一模一樣。

光武國中教務主任林茂成為突破升學體制,增加學生思考和體驗教育,5年前設計一系列體驗課程,國一新生暑期有科學夏令營,實施專題研究課程,讓學生到清大動力機械系看磁浮列車模型,另有上山、溯溪等生態體驗課程。尤其聽他說他帶領中輟生的過程,真是讓人感動。

我們家附近的A國中,一向升學成績就一直超越隔壁的B國中。因此,鄰近的家長,常常會把孩子的戶籍從B學區轉到A學區。前一陣子,看到A國中出現了一條非常大的紅布條,上面寫著:『升學辦學文山第一   家長會 賀』,讓我看了好生感慨。升學和辦學,孰重?

前陣子基測放榜及學測成績出爐,報紙上都充斥著『基測300滿分』『75滿級分』的報導,今天大學放榜,看樣子,誰考上台大醫科又將充斥版面。在教育界,真正能將力氣投注在後段或弱勢學生身上的,實屬不多。

試問,這些和課本看似無關的夏令營、專題學習等等活動,是不是真的和升學的成績無關?rufu有很深刻的體會。當他卸下教務主任之後,新任的教務主任完全走回升學主義那一套,針對升學來加強,結果,升學成績卻反而下降,反觀rufu推動主題式學習的那些年,升學成績卻是一路上揚。

投注力氣在後段或弱勢學生身上,是不是對辦學有幫助?『學』『辦』的好,是不是會順帶提昇『升學』的效益?如果只是針對升學而升學,我覺得有可能會適得其反,更何況,『拼升學』本來就不是國中教育最大的目的。

星期四,我會將光武國中教務主任的書面報告帶去給你們二位校長大人。

期望rufu有機會把他過去的努力過程也能寫下來,讓經驗能推廣出去,讓更多人相信,這些和『升學』不直接相關的課程,其實是提昇學生的能力與興趣,其實對學生是有更長遠的影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iu2023 的頭像
    chiu2023

    行萬里路 讀萬卷書

    chiu20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