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研究中斷 碩博生須打工
【聯合報╱季瑋珠/台大公衛系教授、劉仁沛/台大農藝系教授】 2011.07.04 03:08 am
過去幾個月來的傳言終獲證實,今年國科會研究計畫通過比例創歷史新低,許多過去有多年期計畫的研究人員,今年突然未獲補助。大約只有去年的百分之三十或更少申請案獲得補助;即使獲得補助,研究期限和補助金額也大幅縮減。
此現象遍及國科會每一個處、申請的每一個學校、系所和研究單位。結果造成教師無法安心研究,必須另覓資源,研究生獎助金也跟著縮減或消失。許多博士後研究員要另謀出路,碩博士生也可能必須外出打工,整體的研究工作將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
主要原因是國科會突然把經費撥到其他地方!據瞭解,最大宗是「國家型科技計畫」增列預算,佔據大筆經費,其次是「教授彈性薪資」。
「國家型科技計畫」是政府依照目前的重要政策,設計的任務導向計畫,例如生技製藥、網通、智慧電子、奈米等,人文處也加上了人口研究。這些基本上屬於「科技」,甚至是「產業」發展,不是「科學研究」,消耗大量資源,卻不一定能提升國家科學研究水準,理論上不應由國科會以科研預算補助,而是應該交由相關的部會,如經濟部、內政部、衛生署資助,並且依照性質邀請產業界投資,而且訂定明確的績效目標。
國科會過去最受獨立學者稱道,最符合科學研究精神的,就是完全開放學者自由申請,發揮創意,保障研究的多樣性,不以任務導向的計畫規範研究方向。現在竟也追隨其他部會,以大量資源配置,誘導學者配合任務導向的國家政策,對科學研究的自由和創意,將造成莫大傷害。
教授彈性薪資所佔比例較小,但一樣是資源錯置。彈性薪資發生在大專院校,其他研究機構沒有這個需求,無論教學研究,責任都在教育部,不應該由國科會以科研預算支付。
綜合上述二者,共同特色就是「劫貧濟富」:資深、資源豐富者,得以因此擁有更多資源;中生、新生代資源不足者,以及他們的研究生,卻因此被剝奪了在學術界基本的生存與立足條件。這是學術的資本主義,極端違背公平正義和科學精神。諷刺的是,那些長期佔據大量資源的大戶,所生產的成果,與所投入的資源相當嗎?
我們建議:
一、將國家型科技計畫與教授彈性薪資多出來的預算,交由相關部會來負擔,恢復國科會原有的科研預算。
二、恢復往年的研究計畫通過率,今年未獲通過但達到過去通過水準者,不必經由申覆而重新獲得計畫。今年獲得補助,但計畫年期和經費被縮減者,恢復過去的年期和經費。
三、保證以後科研預算不會被錯置到不相干事務上,讓獨立申請研究計畫的學者和研究生有穩定的資源,可以安心研究。
【2011/07/04 聯合報】
國科會補助 應貼近社會脈動
【聯合報╱楊永年/成大政治系主任(台南市)】 2011.07.05 01:45 am
拜讀四日「國科會劫貧濟富」一文,內心有很深的感觸。我認為,國科會將研究經費(資源)挹注在和國家發展政策相關議題研究,並無不妥;且研究經費原本就應和社會脈動結合。
第一,國家社會現行的重要議題,學術單位不能置身事外。或者,現行國家社會存在的問題,可以從基礎科學進行研究,當然也可以從應用科學的角度思考。或更清楚的說,國科會應有部分經費贊助基礎科學研究,讓學者們具有天馬行空的思考空間,以發揮學術創意。但如果這些創意能和目前國家社會存在的問題有所關連,並無不妥,這其實是合理的思考。國科會如果能提出好的問題,讓各領域學者,發揮「天馬行空」的創意,甚至進一步提出多樣的問題解決方案,這會是社會之福。當然,其前提應該是,國科會要能確保公平、公正、公開,以及多樣的審查標準或原則。
第二,目前學術單位過於重視論文發表,距離實務問題太遠。由於「世界百大」排名漸漸深入學術機關思維,使得各大學不得不往「論文」發表的方向發展(因為這和排名有關),並依此作為學術資源(獎勵)分配的「唯一」標準,造成大學(教育與研究)發展的扭曲。
原因在於,論文發表的數量是最容易衡量的「指標」。因此所衍生的學術資源分配文化(或指導原則)是,不論爭取國科會研究計畫或彈性薪資,多和論文發表數有關,但和主觀或不易衡量的「社會貢獻度」或社會問題的解決不一定有關。例如,近兩次國科會的「彈性薪資」方案都是在「限時」、缺乏共識的情形下,依論文的表現進行評選。也因此,國科會把部分學術資源拉回到和社會國家相關議題上,或把學者們的論文發表想辦法和現行問題作連結,這是正確的作法。
事實上,最近國科會人文處,公開向各大學與研究機構,徵求現行社會問題的「跨學門」整合型計畫,這是很好的構想。因為可以進一步拉近學術與社會的距離,讓活在「象牙塔」的老師們,能走入社會、體驗與瞭解社會問題,進一步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但作者比較擔心的是,未來的評選過程如果僅以論文發表,作為評選的唯一標準,就可能失去原始的美意。
【2011/07/05 聯合報】
研究補助縮減 大學恐剩教書匠2011/07/06 【聯合報╱記者陳幸萱/台北報導】
日前台大公衛系教授季瑋珠與台大農藝系教授劉仁沛共同投書本報,質疑國家型科技計畫及教授彈性薪資的預算,壓縮到補助科學研究經費。不少大學教授也反映,國科會補助大學研究的件數若縮減,將嚴重影響台灣學術發展,未來研究型大學可能只剩「教書匠」,延攬國際研究人才也將更困難。
雖然國科會尚未正式公布今年的專題研究計畫補助名單,但研究人員大都已知道結果。季瑋珠指出,過去向國科會生物處申請專題研究補助,約有50%可通過,今年據了解只約30%。許多教授建議國科會重新檢討其他大型計畫的效果,科技預算緊縮,就要讓「錢用到哪裡去了」更透明。
劉仁沛與季瑋珠正發起連署,要求國家補助的科學研究,應讓研究主題「由下而上」來決定,而不是讓國家政策導向的大型研究計畫壓縮到自由研究,以免教授申請不到個別的專題研究補助。
台大流行病學研究所教授金傳春指出,許多大型研究計畫幾乎是每年「撒大錢」在做,例如基因體計畫等,但是否真的對國家科學發展有貢獻?好的科學研究往往是由不同領域的研究人員自由發展出來,如因不景氣而影響科研經費,政府應好好評估大型計畫的成效,讓經費配置的決策更公開、透明。
長庚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周成功說,在台灣,大學教授的研究經費來源幾乎就是政府,甚至有不少大學以此做為老師評等的唯一標準,若這方面的經費再減少,教授要怎麼生存?清大某副教授也指出,要升等的助理教授手上若沒有國科會計畫,可能就無法順利升等,對年輕研究者的影響非常大。
周成功也提到,中研院、國衛院的研究員可申請國科會經費做自由研究,相當不合理。他表示,中研院和國衛院是國家單位,有不同的國家發展任務,每年都有編列幾十億預算,研究經費應透過主管機關向政府申請,而不是和大學老師搶自由研究的經費。他指出,大學老師平時還要教書,不像中研院的研究員,每年都固定有幾十、百萬的研究經費,難以和他們競爭。
Back to 是誰讓教師不安心不樂業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