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22-西湖-蘇堤.jpg

西湖三堤:蘇堤、白堤、楊公堤

蘇堤與蘇東坡

蘇堤全長約2.8公里。1089年,時任杭州知府的蘇軾疏浚西湖,以淤泥和葑草築成聯繫西湖南北的長堤,後人遂以其姓命名該堤為蘇堤。為紀念蘇東坡對杭州的功績,後人在蘇堤南端與南山路相交匯處設立了「蘇東坡紀念館」,內有蘇東坡石雕一尊。(go to 蘇東坡治水 (2010/9/24))

20120722-蘇東坡像(西湖).jpg

結果拜訪西湖時,東坡雕像附近的東坡館在維修中,幸好沒擋住東坡。

20120722-蘇東坡(西湖 蘇堤).jpg

西湖三堤東坡肉是不是蘇東坡在築蘇堤時發明的?
 
蘇堤六橋

蘇堤上共建有六座橋樑,自南向北依次是映波,鎖瀾,望山,壓堤,東浦和跨虹。元朝時人所評錢塘十景中,亦有六橋煙柳。自古便有民謠云,「西湖景緻六條橋,一枝楊柳一枝桃。」,另一說為「十里長堤跨六橋,一株楊柳一株桃。」
清朝皇室所修建的北京頤和園的昆明湖的西堤上也有六座橋,形態各自不同,便是模仿杭州西湖蘇堤六橋而建的。


白堤與白居易

「憶江南,最憶是杭州。」這是大文豪白居易(772年-846年)寫下的句子。

 「白堤」在唐代原名白沙堤,舊日以白沙鋪地,故而得名。「白堤」全長約一公里,橫亙在西湖上,把西湖劃分為外湖和裏湖。唐代詩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時曾作『錢塘湖春行』一詩云:「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蔭裡白沙堤。」即指此堤。

西元822年,白居易(50歲)被任命為杭州刺史,10月到任。白居易在治理杭州時,興修水利、疏濬六井,開拓西湖,政績斐然,因有德於民,後人對這位賢明的地方官充滿懷念,改稱白沙堤為白堤。但白居易所築的白公堤並非是現在的白堤,而是錢塘門外向東北延伸的一條堤坎,早已廢圮,如今僅剩聖塘閘橋亭遺跡。

白堤上共有兩座橋:斷橋、錦帶橋。其中斷橋,和西湖南面的長橋以及孤山合稱「西湖三怪」,即「長橋不長、孤山不孤、斷橋不斷」。

go to

 

楊公是誰?

楊公堤為明朝正德三年(1508年)在杭州知府楊孟瑛的主持下修成,故而得名。後因西湖西側逐漸淤積成陸,楊公堤與西湖西岸現已聯為一體。

 

Back to 2012 浙江行~杭州、舟山、寧波(首頁)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iu2023 的頭像
    chiu2023

    行萬里路 讀萬卷書

    chiu20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