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維也納和在薩爾斯堡一樣,到處看到的都是莫札特及莫札特巧克力。薩爾斯堡是莫札特的故鄉,當然以莫札特為榮,維也納是音樂之都,怎麼看起來好像獨尊莫札特?

貝多芬是德國人,維也納人不迷他那也就算了,小約翰史特勞斯呢?除了公園裡那尊金色雕像外,看來也沒莫札特紅!

令我更訝異的是,莫札特竟和布拉格有很深的情緣。

2006年是莫札特250週年冥誕,布拉格辦了一系列的活動來紀念莫札特,用莫札特為宣傳主角來提振觀光。為了吸引奧地利的遊客,捷克在宣傳海報上寫著:莫札特一生到過捷克五次,你呢?

 

會知道莫札特和布拉格的關係,是因為我們無意間走到了城邦歌劇院,而開啟了這段莫札特的布拉格之旅。

此劇院在1783年由諾斯第切伯爵─法蘭堤謝克‧安東尼(František Antonín Nostitz-Rieneck)所籌設,因此這座歌劇院起初就稱為諾斯第切劇院(Nosticovo divadlo),1799年改名為「城邦歌劇院」(Stavovské divadlo)。

劇院大門左側豎立了一尊《唐喬凡尼》劇中的鬼魅石像雕塑,向往來的觀光客提醒當年莫札特就是在這裏舉行《唐喬凡尼》的首演!

我就是被這個鬼魅石像雕塑所吸引,而注意到這個戲院的啊~

這間劇院於1783年建造,4年後(1787年)莫札特第一次來訪布拉格,在此演出歌劇《費加洛婚禮》,為布拉格樂壇掀起一陣狂熱。二天之後,他演出為布拉格所寫的第38號交響曲《布拉格》。

這次演出後,他受邀為布拉格創作一部歌劇,同年,他再度來到布拉格,在布拉格近郊特拉馬隔的一棟別墅 long stay,創作歌劇《唐‧喬凡尼》,並於當年10月29日首演,由莫札特親自指揮20人組成的樂團,此劇成為布拉格家戶喻曉的作品。

1983年著名的捷克裔美國籍導演米洛許佛曼(Milo Forman)改編彼得雪佛(Peter Shaffer)的舞台劇,拍成電影《阿瑪迪斯》(Amadeus),全片大部份在布拉格以及捷克東部摩拉維亞地區(Morava)的克羅梅耶利胥(Kroměříž)取景,美國片商更是租下了城邦歌劇院予以翻修整理以供拍攝電影裏的歌劇場景。

除了《阿瑪迪斯》(Amadeus)(1984)外,描寫貝多芬愛人的《永遠的愛人》(Immortal Beloved)(1994)也捷克的克羅梅耶利胥(Kroměříž)取景,是不是這裡長得很像莫札特與貝多芬時代的維也納?

說實在,我一直以為《阿瑪迪斯》的場景是在維也納,沒想到竟是以布拉格為主啊~~

 

1791年,莫札特英年早逝時,世界上第一個紀念彌撒就在小城區的聖尼古拉斯教堂舉行(1787年莫札特在此演奏管風琴),反觀當時的維也納,對莫札特的過世冷漠以待,並沒有什麼特別盛大的追悼活動。

 

Back to 2013 奧匈帝國中古行 (首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iu2023 的頭像
    chiu2023

    行萬里路 讀萬卷書

    chiu20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