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多瑙河(The Blue Danube Waltz / An der schönen blauen Donau op. 314)
藍色多瑙河乃「圓舞曲之王」小約翰史特勞斯最負盛名的圓舞曲,德語曲名翻譯為「在美麗的藍色多瑙河上」,人稱「奧地利的第二國歌」,作於1867年。每年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都將該曲被作為保留曲目演出。
這首樂曲的全稱是「美麗的藍色的多瑙河旁圓舞曲」。曲名取自詩人卡爾‧貝克的一首詩:「你多愁善感,你年輕,美麗,溫順好心腸,猶如礦中的金子閃閃發光,真情就在那兒蘇醒,在多瑙河旁,美麗的藍色的多瑙河旁。香甜的鮮花吐芳,撫慰我心中的陰影和創傷,不毛的灌木叢中花兒依然開放,夜鶯歌喉囀,在多瑙河旁,美麗的藍色的多瑙河旁。」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uAWVPt2gnU
莫爾道河(Ma Vlast: no 2, Moldau, T 111)
莫爾道河(Vltava,The Moldau,另譯為伏爾塔瓦河)南北向穿越捷克,並流經首都布拉格市,是捷克民族的命脈。這首莫爾道河曲子是捷克音樂之父的作曲家史麥塔納(Bedrich Smetana,1824-1884)在1879時完成的交響詩『我的祖國』裡的第二樂章,先分別敘述莫爾道河的兩個源頭,在匯流之後進入波西米亞平原,河寬漸寬,並平緩的經過布拉格市區,與聳立的城堡邂逅。其主旋律廣為流傳,後來也出現在以色列的國歌裡。
捷克在1918年獨立以前,無法說自己的語言,無法閱讀自己的文字,他們只能望著家鄉的河川,想著何日能有著民族的尊嚴?
史麥塔納在50歲時就有聽力方面的疾病,晚年全聾,此外,因梅毒入侵中樞神經,導致晚年的史麥塔納不能言語,最後被送至精神病院度過餘生。 『我的祖國』的6首樂曲從1874年至1879年間陸續完成,全曲描繪對祖國捷克的情感牽繫、以及對捷克歷史的沈思,創作過程中史氏之病狀已日益惡化。
每年於布拉格舉行『布拉格之春』音樂節,擔綱的捷克愛樂必定會演奏這首交響詩,音樂會選在5月12日,正是史麥塔納過世之日。
其他:
月光(貝多芬)
給愛麗斯(貝多芬)
小星星變奏曲(莫札特)
布拉格廣場(周杰倫)
相關文章
- 流經布拉格的不是多瑙河 (2013/6/5)
Back to 2013 奧匈帝國中古行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