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訪佛羅倫斯,參訪 La Specola 是最重要的行程之一。
La Specola是天文台的意思,其原名是動物學與自然史博物館(The Museum of Zoology and Natural History),因為1790年在此建築的樓上興建了天文台,而被稱為 La Specola。
Tribuna di Galileo(伽利略殿堂)位於 La Specola 裡。一個為伽利略特別設計的空間,一尊伽利略雕像,頭頂的穹頂上有三幅畫作,四周圍是他的四位弟子。
何等崇敬的設計!
這讓我想到學院美術館裡的大衛。
(一)Tribuna di Galileo
La Specola在碧堤宮和波波利花園旁邊,前兩次到佛羅倫斯時,不知道有這個地方。也正是這個聖殿,讓我有非常強烈的動機三訪佛羅倫斯。
行前做功課時,在維基百科上看到幾行字,讓我好生失望:
Aperta solo in occasioni speciali (come nel 2009 in occasione delle celebrazioni galileiane), è un raro esempio di stile tardo-neoclassico in città.(義大利文版)
(意思好像是說,只有在特殊的場合,如2009天文年,才開放)
The tribune is generally not open to the public.(英文版)
我其實是不抱很大希望,想說既來之就進去看看吧!
大門其實並不顯眼,路過的人很難看出它是間博物館;
我拿伽利略論壇圖片問門口服務台,裡面有這個嗎?可以參觀嗎?答案是:Yes.(但是我還是心存懷疑)
直走進去,看到的一尊坐著的大雕像,不是伽利略,是他的弟子托里切利。
托里切利和這間博物館有什麼特殊的關係,我還不清楚。
上了一樓,還沒看到賣票的窗口,就先看到我所期盼已久的伽利略殿堂(Tribuna di Galileo)。
頓時,感動與激動,無以名之!可以用「巍巍蕩蕩民無能名」來形容我當時的心情!
Tribuna的意思是「論壇」,這是當時托斯卡尼大公Grand Duke Leopold II of Lorraine(1797~1870)所建,用來舉辦第三屆義大利科學家大會,也用以表示對伽利略的崇敬。盛會之外,我個人覺得把這個空間稱為「殿堂」,更加適合。
下面這張維基百科裡的照片,讓我想像我在這裡參加研討會。
(二)四位弟子圍繞在側
圍繞在伽利略四周的是他的四位弟子,由左到右依序是卡斯泰利(Benedetto Castelli,1578~1643), 卡瓦列里(Bonaventura Cavalieri,1598~1647), 托里切利(Evangelista Torricelli,1608~1647), and 維維亞尼(Vincenzo Viviani,1622~1703).
卡斯泰利是伽利略的學生兼摯友,在帕多瓦大學時就跟隨伽利略,後來接任伽利略在比薩大學的職位,是伽利略兒子溫琴佐的老師。
卡瓦列里受到伽利略很大的啟發與影響,和伽利略通信至少112封。
托里切利是卡斯泰利的得意門生,自稱是伽利略的門人,他在伽利略逝世前三個月才來到伽利略身邊。
維維亞尼來到伽利略身邊幫忙時,才16歲,當時伽利略已經失明,維維亞尼陪伴他,幫他讀信、寫信及整理伽利略的早期筆記。伽利略過世後,維維雅尼協助托里切利進行大氣壓力方面的研究,也為伽利略整理其著作及寫傳記。
(三) 三幅穹頂畫
這三幅穹頂畫的作者是出生於佛羅倫斯的畫家 Luigi Sabatelli(1772~1850)。
左邊是年輕的伽利略在比薩大教堂看著吊燈,中間是伽利略在威尼斯展示望遠鏡給威尼斯官員看,右邊是年老的伽利略和他的弟子們。
我會知道有Tribuna di Galileo這個殿堂,是因為一位好友在演講時,秀出伽利略看吊燈這幅畫,他當時以為這在比薩大教堂內。去過比薩大教堂朝聖的我,竟然沒看到?
我調出當時在比薩大教堂拍的照片,想找出到底這幅畫藏在那個角落,但怎樣也比對不出。
後來用google圖片搜尋,才找到Tribuna di Galileo這個答案。
好友的這一個「美麗的錯誤」,成就了這一段朝聖姻緣。
(四) 殿堂裡其它的科學畫作
除了穹頂畫之外,論壇前面四周牆上還有另外四幅畫,如下:
(五) La Specola 的主要展品
La Specola 大門進去,首先看到的是一隻被掛在上面的犀牛,旁邊是血淋淋的犀牛角。
然後是托里切利的大雕像。
這個博物館的亮點,是蠟製的人體標本模型及動物標本。
下面這張圖是網路蒐集來的照片。
相關文章:
- ★2016三斯愛琴訪古巧遇行~在La Specola裡的伽利略殿堂遇見伏特與拿破崙(2016/6/29)**
- ★波波里花園旁的伽利略講壇(2016/3/30)**
- ★2014再訪義大利~比薩奇蹟廣場(2014/3/21)**
Back to 2016 三斯愛琴訪古巧遇行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