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伯斯抗胰臟癌7年,終不敵病魔。

來不及領獎就過世的2011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免疫學家史丹曼也是胰臟癌,四年前他診斷出胰腺癌,自己設計了以樹狀細胞為基礎的免疫療法,讓生命得以延長,終於等到諾貝爾委員會宣布他獲得今年諾貝爾醫學獎卻來不及聽到此宣布。

「最後的演講」作者蘭迪也是因胰臟癌辭世。

 

相關文章:


抗胰臟癌7年 賈伯斯不敵病魔

 (中央社舊金山6日綜合外電報導)2011/10/06 09:58

蘋果公司今天突然發布聲明,指公司共同創辦人、矽谷傳奇賈伯斯(Steve Jobs)已經逝世,得年56歲。

2004年中,賈伯斯向員工宣布他的胰臟內有惡性腫瘤,開啟他的抗癌路。胰臟癌預後不佳,且賈伯斯罹患的是罕見的「胰島細胞神經內分泌腫瘤」,僅占胰臟癌種類1.3%。

由於整個胰臟深藏在腹腔之內,外有胃、大小腸等臟器遮蔽,因此胰臟疾病或癌變難以早期發現。症狀是厭食、體重減輕、消化吸收不良、黃疸、腹痛、背痛及腹部腫塊等。

高危險群病患通常為年齡60歲以上,以男性居多。此外,吸菸者、長期飲酒、高脂、高蛋白飲食也是高風險群。

賈伯斯在2004年7月接受「胰臟十二指腸切除手術」(Whipple procedure),切除部位包括膽囊與總膽管、十二指腸全部、胰臟頭部與胃的下半部,這項手術極為困難,且手術死亡率高達12%至21%,5年存活率也僅5%至7%。

不過賈伯斯的癌細胞仍持續擴散,因此他在2009年接受肝移植手術,由田納西州曼非斯(Memphis)的美以美大學附屬醫院器官移植研究所(Methodist University Hospital Transplant Institute)操刀。

這項手術還在實驗階段,且伴隨高併發症風險,不過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指出,為治療癌症而接受肝移植的這類癌患,高達80%可至少多活5年。

洛杉磯西達斯西奈醫學中心(Cedars-Sinai Medical Center)胰臟與膽道疾病主任西蒙‧羅(Simon Lo,譯音)表示,接受肝移植後,最有可能的嚴重併發症是癌症進一步擴散。

西蒙‧羅說,3/4肝移植癌患會在2到5年內癌症復發,復發位置就在肝臟或擴散到體內其他器官,但是移植後必須服用免疫抑制劑(抗排藥物),會讓身體更不易對抗復發的腫瘤。

接受過肝移植的賈伯斯,必須一邊面對肝移植相關問題、一邊抗癌,宛如風中殘燭的他,終於在今天走到生命尾聲。


神經內分泌腫瘤 帶走賈伯斯
 
【聯合報╱記者劉惠敏/台北報導】 2011.10.07 09:16 am 

蘋果公司共同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不敵病魔,於10月5日辭世。賈伯斯曾向員工宣布,他罹患罕見的「胰島細胞神經內分泌腫瘤」。

專家指出,神經內分泌腫瘤(NET)近年來發生率遞增,但對醫界來說,其診斷與治療都是一大挑戰。

林口長庚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徐潤德說,胰臟體積不過「小如一根芭蕉」,卻是人體重要內外分泌器官,也因為胰臟藏在後腹腔,超音波檢查時,常會被腸子等臟器擋住,其疼痛又常被誤認為胃痛,因此在胰臟發生的癌症,比較難以發現。

徐潤德說,一般常見的胰臟癌,指與外分泌系統有關的腺癌,賈伯斯的腫瘤發生在於胰臟內分泌系統內部的胰島細胞,即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簡稱pNET。

美國華盛頓大學臨床教授、NET治療臨床經驗豐富的陳敏鋑說,NET若發生在胰臟,患者可能出現血糖不穩的症狀,不是莫名的低就是忽然飆高。

診斷NET,對醫師而言,屬於高難度挑戰,不僅台灣,就連歐美的醫師對神經內分泌腫瘤熟悉者也不多,誤診機率高。

陳敏鋑說,若早期發現,NET並無擴散跡象,切除腫瘤對病情控制幫助較大,目前已有兩種標靶藥物可有效控制病情,提高存活率,患者平均存活期約17年。

不過,對於已經轉移的病患,平均存活期僅3至4年,且藥物治療效果不彰,研究顯示狀況較差者,存活期從5個月延長至11個月。

陳敏鋑說,近年NET病例愈來愈多,十年前,約10萬人中有1人罹患,現在已達十萬分之四,這並不只有診斷技術進步可以解釋,醫界仍不清楚患者年年遞增的原因。

統計顯示,神經內分泌腫瘤通常好發40至60歲,患者以女性居多,部分患者有家族史,愛滋病等免疫功能受抑制者,也是高危險群,另外,長期暴露在砷的環境中,可能增加罹病風險。

神經內分泌腫瘤

發生於不同部位的神經內分泌腫瘤(NET),會分泌不同荷爾蒙,因而產生不同的臨床症狀,例如咳嗽、氣喘、腹瀉、盜汗、低血糖、腹痛及臉紅等,所以常被誤認為其他疾病。診斷過程可能花費5到7年,約有半數病患已發生轉移。

神經內分泌腫瘤也可能發生於支氣管、肺、胃、小腸、大腸、直腸、腎上線、皮膚。在胰臟的神經內分泌腫瘤,可能造成低血糖,或大量水瀉,使血鉀及碳酸氫離子流失。

無論何種症狀,在排除其他疾病時,可藉由血液CgA濃度、荷爾蒙檢查、腎臟或肝臟、甲狀腺功能檢查、尿液檢查(5-HIAA)、影像學檢查或切片檢查確診。

資料來源:美國華盛頓大學臨床教授陳敏鋑、癌症希望基金會

胰臟

胰臟主要在正後腹腔,往左後方的位置,分為頭部、體部和尾部,頭部靠近十二指腸,尾部則在脾臟上方。胰臟是一長形且扁平的腺體,長約12公分,厚約5公分。

胰臟是身體唯一兼具外分泌及內分泌功能的器官。外分泌功能的結構在胰腺中占比例較大,分泌多種消化脢的胰液,通過胰腺導管流入腸道,幫助消化食物。內分泌部分,內部有胰島細胞,其中分泌升糖素、胰島素,負責調節葡萄糖、脂質及蛋白質的新陳代謝。

資料來源:癌症希望基金會、林口長庚醫院一般外科副教授徐潤德

【2011/10/07 聯合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iu2023 的頭像
    chiu2023

    行萬里路 讀萬卷書

    chiu20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