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雙十國慶。一大早在奇摩新聞、聯合新聞網等都沒看到半則與國慶有關的新聞,連google也沒發明慶祝的Doodle。~可能國慶不算是『新』聞,而是101年前的『舊』聞吧?!

那就來回顧一下陳年往事吧!
 
以下是維基百科上『中華民國國慶』的詞條:
中華民國國慶日,又稱雙十節、雙十國慶、辛亥革命紀念日等,是中華民國政府為紀念公元1911年10月10日(即清宣統三年、辛亥年農曆八月十九)發動的武昌起義而定的節日。武昌起義是辛亥革命的開端,之後兩個月,中國各地革命行動成功,推翻了清朝,建立亞洲第一個共和政體——中華民國。

 

101年前的元旦,中國圖書公司發行了民國元年元月的『月份牌』(應該就是所謂的月曆),話說那是中國人第一次開始使用陽曆。這個月曆還真是有意思,跟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月曆很不一樣呢!

更值得注意的是,國父頭上的旗不是『中華民國國旗』,而是沒看過的『五色旗』!

 

咦~那青天白日滿地紅的旗到哪兒去了?

民國元年,青天白日滿地紅還沒誕生哪!

那什麼時候才有青天白日滿地紅的旗啊?

答案是:1924年6月30日。

夠訝異吧?!

維基百科如是說~

  • 五色旗最早於1906年冬同盟會本部討論《革命方略》和國旗草案時被提出來,為程德全、宋教仁所支持。認為五色在中國傳統中的五行學說中有所反映,且與五德等中國文化使用五數的習慣相符合。代表五個民族的五色可以緩和種族革命的意義,亦是政治清明的象徵。紅、黃、藍、白、黑分別表示漢、滿、蒙、回、藏五族共和,所用的五色是五個民族所喜愛的顏色。
  • 1912年(民國元年)1月10日,中華民國臨時參議院在南京通過《國旗統一案》,確定五色旗為中華民國國旗,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為海軍軍旗。並咨請臨時大總統「飭部頒布各省施行」。
  • 1921年5月5日,孫中山在廣州就任非常大總統,以五色旗乃前滿清官旗、五色代表五大民族之分配代色取義不確、及五色上下排列違背五族平等等理由反對五色旗,以青天白日紅旗為國旗;但北洋政府仍為當時統治全國的政權,五色國旗仍然廣受認同。
  • 1924年6月30日,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決定以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為中華民國國旗。
  • 1925年(民國14年),以中國國民黨為首的國民政府在廣州成立,定青天白日滿地紅為中華民國國旗。1928年北伐與東北易幟後,青天白日紅旗完全取代五色旗。
  • 1928年12月,國民革命軍北伐結束,中國東北的奉系將領張學良在12月29日宣佈東北易幟,廢五色旗,立青天白日紅旗。國民政府名義上統一中國大陸各省,青天白日滿地紅旗亦隨之用於全中國各地,國旗的認同逐步建立。
  • 1946年12月25日,制憲國民大會通過《中華民國憲法》,明文規定『中華民國國旗定為紅地,左上角青天白日』,將國旗入憲。

 

對我來說,今天才『發現』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於民國14年才成為中華民國國旗,還真是條新聞哪!!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iu2023 的頭像
chiu2023

行萬里路 讀萬卷書

chiu20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