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榮獲榮獲英國《衛報》小說獎。作者是John Banville(約翰‧班維爾)。作者得過很多獎,所寫的書屢屢被改編為影片,時報出版社將三本書譯成中文:《哥白尼博士》、《牛頓書信》及《克卜勒》。在如此好的風評下,我購買了此三書,但一直很難閱讀下去,尤其是這本《克卜勒》,讀過兩遍,但一直讀不順,終於在讀完兩本英文書籍:《Kepler and the Jesuits》(學術著作)、《The Sky's Dark Labyrinth》(小說)之後,才在『相得益彰』下真正看懂此書的內容!

 

以下是這本書的簡介,我做了一些英文增添及修改!

 

偉大天文學家、數學家克卜勒的精彩人生故事!

 

克卜勒對行星軌道圖及宇宙幾何學有著極大的熱情,他無視於戰爭、巫術、疾病等阻礙,孜孜不倦地進行研究。

 

克卜勒出生於德國南部伍騰堡的威爾市(at Weil, in Wurttemberg),雙親送他上學,希望他成為一個牧師。在杜賓根大學時(The University of Tubingen,位於Wurttemberg,是德國最古老及最有名的大學),克卜勒遇見了麥斯特林教授(Michael Mastlin),他引導克卜勒認識哥白尼學說,使克卜勒成為哥白尼學說的信徒。

 

1594年,大學畢業後的克卜勒前往奧地利的格拉茲(Graz)的路德教會學校教學,當地有許多新教徒。1598年,天主教徒奧地利大公(Ferdinand 斐迪南二世),對新教徒進行掃蕩,令路德教派信徒離開格拉茲。於是克卜勒應著名丹麥天文學家第谷‧布拉赫(Tycho Brahe,1546-1601)邀請前往布拉格擔任他的助手。他分析了第谷.布拉赫珍貴的觀測數據,得到行星運動三大定律,奠定了牛頓研究的重要基礎。1604年,克卜勒並曾觀察到一顆超新星,寫了一本關於此超新星的書(1606),此星被稱為克卜勒超新星,也就是孫燕姿唱的那一顆星。

 

第谷去世之後,克卜勒接掌了第谷珍貴的觀測紀錄,並接續成為魯道夫二世(Rudolph II)的皇家天文學家。

 

克卜勒徹底反對占星術所包含的迷信。他認真思索神所賦予的字宙的和諧及和諧所帶給人的靈魂及命運的影響。他一直思索著為什麼行星會在固定的軌道上以一定的週期運行?

 

作者巧妙地以克卜勒的著作《宇宙的奧祕》(1596)、《新天文學》(1609)、《折射光學》(1911)、《世界的和諧》(1619)、《夢》(1634) 串連本書五個章節,將這位生活於三十年戰爭期間(1618~1648),一生病弱並為經濟和生活問題所困擾,卻仍堅持不懈,完成其極具洞察力的偉大著作的典範人物,精彩地呈現出來。


 

 

我覺得這本書編排得很亂,感覺是中譯及編輯工作並未全部完成,才會讀起來如此的不流暢。

 

   

此書的優點在於將書信內容完整呈現(雖然排列順序很無厘頭),更重要的是編輯部對各個相關人物所做的註解,讓我能夠認識這些人物,對我後來閱讀兩本英文的書籍有很大的幫助。

 

第三章的標題是《折射光學》,但內容卻幾乎沒有提到折射光學,讓我好生失望。我感覺是缺了許多內容未譯出。

 

第四章的標題是《世界的和諧》,但其內容是一些克卜勒寫給各方人士的書信,看不出與世界和諧有啥關係,也看不出這些書信的排列順序為何(既非根據年代先後,也非根據人物或事件),看得一頭霧水。是不是也是沒譯完呢?

 

我是否該找出此書的原版(英文版),看看究竟是中譯與編輯工作的疏失,還是原版就是這樣?!

 

 

相關文章: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iu2023 的頭像
chiu2023

行萬里路 讀萬卷書

chiu20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