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31-水仙尊王-台北龍山寺-01.JPG

乙巳蛇年大年初三,到台北龍山寺參拜觀音菩薩。

拜到龍山寺的後殿媽祖殿,媽祖旁邊就是以前我沒有在關注的水仙尊王

這裡的水仙尊王神像只有一尊,想必就是大禹帝。

20250131-水仙尊王-台北龍山寺-03.JPG

殿前有一介紹看板,讓我找到踏破鐵鞋無覓處的李白王勃。感謝觀音菩薩和媽祖娘娘!!

水仙尊王
為中華文化海神之一,受航海業與貿易商所祀奉。各地供奉的水仙尊王各有不同,本寺以善於治水的「大禹」為祭祀主神,並於左右配祀兩位侍從,配祀於水仙廟的四位是伍子胥、屈原、李白、王勃。

關於王勃:

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王勃赴交趾,11月經過廣州,到訪寶莊嚴寺(今六榕寺),留下《廣州寶嚴寺舍利塔牌》碑文。
王勃與父親上路南行,父子路經洪州滕王閣,參與宴會,王勃撰成不朽名篇《滕王閣序》,其中「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流傳千古。
後南行途中,王勃渡海溺死,英年早逝,年僅廿八。

2024廣州行~六榕寺因蘇東坡題字而聞名(及王勃的碑文)(2024/11/18)**

但神像只有一尊哪!! 左右配祀的李白和王勃呢?難道都隱身在神像前還有一寫著「水仙尊王神位」的神牌裡?

20250131-水仙尊王-台北龍山寺-02.JPG

20250131-水仙尊王-台北龍山寺-05艋舺水仙宮舊址.jpg

這尊水仙尊王,之前是在艋舺水仙宮,現在的西昌街與桂林路口立有一塊艋舺水仙宮舊址碑。

艋舺過去倚靠水運成長為商業繁榮的聚落,為保佑航海、水運的平安,台灣漁民、經商者常奉媽祖、水仙尊王、海龍王為守護神。

清乾隆年間,艋舺郊商籌建艋舺水仙宮,主祀大禹(禹帝)。

清道光年間,艋舺水仙宮因廟舊毀損,地方人士倡議重建,不料,廟未修繕完成,即因日本政府實施都市計畫,面臨拆廟搬家的處境。就這樣,艋舺水仙宮正式走入歷史,原祀奉的水仙尊王則搬至龍山寺繼續接受信眾香火供養。

資料來源:看不到的艋舺水仙宮 水仙尊王搬家至龍山寺 | 保庇網 | NOWnews今日新聞 (2018/11/20)

20250131-水仙尊王-台北龍山寺-04.JPG

龍山寺之三官大帝,也是只有一尊神像(三合一?)

三官大帝俗稱「三界公」,即天官、地官、水官,掌管天堂、地府、海洋三界事務。

民間認為三官大帝為堯、舜、禹三位古代賢君,道教則以紫微、清虛、洞陰三位大帝為祀。

 

 

相關文章:

★ 水仙尊王~水利河航之庇佑(2025/1/19)**
 

Back to 廟宇巡禮(首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iu2023 的頭像
    chiu2023

    行萬里路 讀萬卷書

    chiu20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