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畫家孟克(Edvard Munch)1895年的名作「吶喊」,2012/5/2在紐約蘇富比拍賣會上經過激烈競標,以合台幣35億的天價成交,刷新世界紀錄。
35億12分鐘拍出 孟克「吶喊」史上天價
【聯合報╱編譯彭淮棟、馮克芸/綜合報導】 2012.05.04 03:46 am
117年前的「吶喊」,餘音仍繚繞於世!
挪威畫家孟克(Edvard Munch)1895年的名作「吶喊」(The Scream),二日在紐約蘇富比拍賣會上經過激烈競標,含佣金在內的成交價高達一億一千九百九十二萬二千五百美元(約台幣卅五億零三百五十萬元),刷新世界紀錄。
畫作起標價四千萬美元,蘇富比原本預估可拍到八千萬美元。一開始有七人激烈競標,據說其中有美國人及中國人,後來只剩兩人,最後由一位匿名者以電話出價得標。全程歷時十二分鐘,拍賣官梅爾一邊落槌一邊表示:「世界紀錄!」
吶喊4個版本 2幅被偷過、1幅沒眼珠
【聯合報╱編譯馮克芸】 2012.05.04 03:46 am
挪威畫家孟克在1893年到1910年間,曾創作過四幅同樣名為「吶喊」的畫作,在不同時間詮釋同樣的失落、痛苦、失控、掙扎等。這四幅畫構圖類似,但媒材及色彩各異。
第一、二幅皆創於1893年,前者用蛋彩,後者用蠟筆,都是繪於硬紙板上。有些專家說,第一幅畫的紙板背面還有草圖,且這幅畫完全掌握了孟克創作時的痛苦心理。
至於同年創作的第二幅「吶喊」,有些藝術史專家認為,由於有點褪色,看起來不那麼完美。
第三幅是以粉蠟筆創於1895年,也就是二日於紐約拍出歷來最高價的那一幅,色彩最鮮明,尤其融合了橙、藍、黃三色的漩渦狀天空,畫中人物的鼻孔則是一個藍色、一個棕色。
第四幅繪於十五年之後的1910年,當時第一幅「吶喊」已售出,孟克使用蛋彩繪於木板上,色澤較第三幅沉,畫中前景較空,人物只有眼窩,但無眼珠。
這四幅畫中,第一幅曾在1994年失竊,後來找回,在收藏在挪威奧斯陸的國立美術館;第四幅曾在2004年被竊,兩年後找回,目前收藏於挪威奧斯陸的孟克博物館。
看懂吶喊/全然的絕望 比死還要糟
【聯合報╱記者周美惠/台北報導】 2012.05.04 08:34 am
就算你不知道孟克是何方神聖、「吶喊」是幅名畫。也一定看過電影「小鬼當家」的海報或是電影「驚聲尖叫」裡的萬聖節面具…它們的原形全來自孟克的「吶喊」。
孟克的「吶喊」被歸類為表現主義,畫中展現一種全然絕望的情緒,跨越時空、種族與語言,讓這幅完成於1893年的傑作,呈現出一種預見未來的普世性。畫中人簡化為如骷髏般的人形,周遭的景物扭曲晃盪著,連天空與水流都把觀者的視線導引向畫中人那張吶喊中的嘴巴、摀住雙耳的大手。
「劍橋藝術史」評論,挪威人孟克被死亡的念頭縈繞著,「他表現的意境看起來比死還要糟!」而表現主義指涉的就是這一類把心態描繪地如此突出,乃致扭曲了事物一般面目的畫作。
年輕的孟克受挫於與異性交往的模式,以及失去母親與妹妹的痛苦,他總認為女人必定帶來苦難。死亡的念頭強烈地縈繞著他,類似的構圖也一再重複。現存於世的就有四個版本。受盛名之累,典藏此畫的挪威奧斯陸孟克美術館還曾遭盜匪洗劫。
2004年八月間,孟克美術館在開門不久後,兩名蒙面男子持槍奪下鎮館之寶孟克的「吶喊」及「聖母」兩畫。他們公然在近百名遊客面前,從牆上扯下兩幅名畫,反覆猛敲畫框、取下畫來;接著跳上館外接應的奧迪轎車,揚長而去。整個劫畫過程不到五分鐘,引發舉世震驚。
孟克美術館事後斥資六百四十萬美元加強保全,閉館長達十個月後才重新開放。兩年後,警方總算陸續逮捕到六名涉案者,這兩幅畫終於完璧歸趙。
相關連結:
- 2012義大利~威尼斯櫥窗裡的吶喊 (2012/3/9)
- 35億天價,怎能不吶喊?! (2012/5/4)
- 梵谷的耳朵,孟克的吶喊(2009/5/6)
- 驚喜挪威(2009/5/5)
- 孟克的作品「吶喊」尋獲了 (2006/9/1)
Back to 藝文講座展演 (首頁)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