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片詩牆,讓我流連忘返。
河岸邊楊柳垂掛,也是詩意盎然。
住在常德金悅酒店四晚,第一天到時已過夜半,
第二、三天,清晨、黃昏、夜晚都來這兒與千古文人墨客同消萬古愁,
只可惜這幾天都是陰天,雖沒能見到日出日落與星空,但有著霧濛濛的朦朧美。
以下節錄自百度~
常德詩牆位於常德市沅水防洪牆外側,是『三山三水』之沅江風光帶的主體景觀,佔地面積約14000平方米。
中國常德詩牆以沅江防洪大堤為載體,全長4公里,分《百代滄桑》、《名賢題詠》、《武陵佳致》、《蘭芷風華》、《華夏新聲》、《五洲擷英》、《時代風采》、《千古絕唱》八大篇章,選刻自先秦以來有關常德的詩作和中外名詩1530首。
詩詞用書法形式表現,由全國包括港澳台在內的1213名書法家書寫,真、行、隸、篆、草集於一牆。
詩牆上武陵閣、春申閣、排雲閣、漁夫閣四大樓閣聳立,既是防洪閘口,又使古城增添深厚的文化底蘊,詩牆和公園顯得古香古色。平日,旅遊參觀者絡繹不絕;夜幕降臨和晨曦乍吐,這裡更是遊人如織,被常德人譽為休閒第一處。
中國常德詩牆的修建是源於原市政協委員伍順生先生的創意。1991年,伍順生提出利用整治護城防洪大堤的機會,把大堤建成既能防洪,又有文化品位的藝術牆,常德市委、市政府很快採納了這個提議,以城區沅江防洪大堤為載體,歷時10年修建了這座具有鮮明藝術特色的大型文化工程。
2000年,常德市委、市人民政府實施『詩牆、外灘、沅水梯次開發』的方案,搬遷詩牆外灘砂卵石場,拆除原所有建築物,精心打造詩牆公園。經過3年建設,形成了6華里長的風光帶。園內植銀杏、香樟、楊柳、榕樹等樹木共130多種,植耐水草皮6萬多平方米,各種景點和五陵奇觀點綴其間。
詩牆薈萃了中國當代名家詩詞、書法、美術精品鐫刻於一牆,被稱為世界最長的詩、書、畫、刻藝術牆,獲『吉尼斯之最』(金氏記錄)。詩牆以其豐富的文化內涵、積極向上的思想內容和精美的藝術形式吸引著八方來客。當代詩、書、畫界譽它為『三絕詩書畫』、『亙古展開的藝術長卷』、『名邦首創』、『中華一絕』;台灣著名詩人余光中稱它為『詩國長城』、『半部文學史』;國家版權部門認為它具有很大的開發利用價值。
《離騷》全詩共373句,2490字,訴說屈原的政治理想,批評群小的誹謗打擊與楚王的妄信讒言,理想雖遭破壞,但自己決不妥協。又設想上天下地,上叩帝閽,但天門不開,屈原陳志無路,於是有去國遠逝之想,又望見自己的故鄉,最後決定以身殉國。
Back to 2014湖湘文化之旅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