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這首詩的三星,有很多種說法。
有一說參宿三星;二說心宿三星;三說河鼓三星;還有說整首詩裡的三組三星是不同組;
甚至還有說「三星」其實是「五星」,也有說是「啟明星」。
這三組「三星」,觀星時最明顯可見的是參宿三星(參ㄕㄣ 宿ㄒㄧㄡˋ )(獵戶座腰帶那三顆星,三顆星的亮度很接近),是冬季星空中最亮眼的星。
另外兩組是出現在夏季星空:心宿最亮星是心宿二,俗稱大火星,位於天蠍座。河鼓三星是指牛郎和兩個小孩,位於天鷹座。
從這首詩,無從判斷是夏季還是冬季。若是冬季,我認為應該是指參宿三星。
(一)古今各家解三星
(1)《毛傳》:「三星,參也。在天,謂始見東方也。」「隅,東南隅也。」「三星在戶,參星正月中直戶也。」
唐‧孔穎達《毛詩正義》(卷六·六之二):
「毛以為:三星者,參也。首章言在天,謂始見東方,十月之時,故王肅述毛云:『三星在天,謂十月也。』在天既據十月。二章『在隅』,謂在東南隅,又在十月之後也,謂十一月、十二月也。卒章『在戶』,言參星正中直戶,謂正月中也。故《月令》孟春之月,『昏參中』,是參星直戶,在正月中也。」
「《漢書天文志》云『參,白虎宿三星』,是也。」
毛以為「隅,東南隅也。」為何是「東南隅」,不解?!
參宿(ㄕㄣˉ ㄒㄧㄡˋ)屬於西方白虎七宿(奎、婁、胃、昴、畢、觜、參)的第七宿,位於白虎的頭部。
西方七宿共有五十四個星座,七百多顆星,組成白虎的圖像。
第七宿參宿,有七個「星官」:參、伐、玉井、軍井、屏風、廁和屎。
「參」字本來的意思是三,指參宿中央三星,代表三將軍。中央三星南面是「伐三星」,代表邊境胡人。參宿西南角有一「玉井」,正南面的是「軍井」。軍井以南是「屏風」,屏風東面是「廁」,廁南面是「屎」。
古人真是「實際」啊,不只有「廁所」、「屏風」,連「屎」都有!!
(2)《鄭箋》:「三星,謂心星也。」
唐‧孔穎達《毛詩正義》:
「鄭以為:三星者,心也,一名火星。凡嫁娶者,以二月之昏,火星未見之時為之。首章言『在天』,謂昏而火星始見東方,三月之末,四月之中也。二章言『在隅』,又晚於『在天』,謂四月之末,五月之中也。卒章言『在戶』,又晚於『在隅』,謂五月之末,六月之中。故《月令》季夏之月,『昏火中』,是六月之中,心星直戶也。」
從星空觀測來看,「參宿三星」很明顯是三顆星,但「心宿三星」對大多數人來說,都只看到心宿裡最火紅最亮的「心宿二」,又稱為「大火」。
心宿又稱商宿,商星。在古代,心宿是河南商丘一帶地區的分野星。
心宿除「商星」外、又稱「大火」、「大火星」、「大辰」,但不是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火星」,火星又稱為「熒惑」。
孔穎達所謂的火星,不是「熒惑」,而是「大火星」。
(3)『三星在天』者,參三星也。『三星在隅』者,心三星也。『三星在戶』者,河鼓三星也。
朱文鑫言:「《詩‧唐風》三星,毛以為參,鄭以為心。今驗之星象,凡三星之相直者,尚有河鼓焉。
然所謂『三星在天』者,參三星也。時在冬季,參宿中天。《月令》『季秋草木黃落,乃伐薪為炭。』《詩》『綢繆束薪』,則燎炬以為燭,蓋古嫁娶之禮然也。
『三星在隅』者,心三星也。時在春暮,心宿初升。《小雅》『終朝采綠』,《箋》『以綠為王芻』。《詩》『綢繆束芻』指暮春天氣。『束芻』亦猶桃夭之起,興也。
『三星在戶』者,河鼓三星也。時及新秋,河鼓當戶。《爾雅》:『河鼓謂之牽牛。』感牛女之相會,知嫁娶之及時。綢繆束楚,正霜降逆女之時也。所以不及夏者,非其時也。」
[朱文鑫,《史記天官書恆星圖考‧金序》(上海:商務印書館,1934),頁三。]
按:朱文鑫(1883~1939,江蘇昆山人,天文學家)
參宿三星的視星等很接近,三者的距離也幾乎等距。心宿三星則不然,大火星很亮,但左右兩顆的亮度相對暗很多,一般人只看到大火,而不會把它們看成是「三顆星」。
河鼓三星的情況和心宿三星一樣,也是中央亮,左右暗。
(4)三星,五星也。
牟庭《詩切》:「三星,五星也。五星除金、水附日,餘三星常時可見,不限曉夕,故詩人多言三星,罕言五星。」
五星是指金、木、水、火、土。
牟庭所謂的「餘三星」,應指木、火、土。
金星是全星空裡最閃亮的星,很容易也只能在日落後及日昇前看到,傍晚出現於西方天空時稱為「長庚」,天亮前出現於東方天空時稱為「啟明」,古人原以為是兩顆星,後來才知道是同一顆星。
次於金星,全夜空最閃亮的是木星。
火星顏色較紅,也容易見;土星和水星比起其它三星,較不明顯。
五星是「行星」,不同月份的行跡都不相同,筆者認為「五星」的說法並不恰當,尤其牟庭指的還是五星中的木火土,更不符合天文上的觀測。
(5)三星就是參星,也就是啟明星。
李辰冬《詩經通釋》:「三星就是參星,就是〈東門之楊〉篇的明星,也就是啟明星。」
[李辰冬,《詩經通釋》(台北:水牛出版社,1980),頁43。]
筆者認為,這個「啟明星」的說法是不對的。
「啟明星」是金星,傍晚出現於西方天空時稱為「長庚」,天亮前出現於東方天空時稱為「啟明」,古人原以為是兩顆星,後來才知道是同一顆星。
(二) 究竟是「參宿三星」還是「心宿三星」?
加入〈詩序〉的解讀,以及孔穎達〈毛詩正義〉,越研究,發現問題越來越複雜。
再讀〈小星〉和〈苕之華〉之後,更是複雜啊......這得慢慢回答。
Back to 科學眼看詩經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