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023/1/7 農曆十二月十六)傍晚尾牙吃尾牙,路過公館「藍家割包」時,人龍隊伍綿延快排到羅斯福路口。

 

「割包」的國語和台語:

 

在國語辭典中,「刈包」的注音是「ㄧˋ ㄅㄠ」,刈有割取、或是指割草農具的意思。

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正確寫法應是「割包」,發音正是「kuah-pau」(台語ㄍㄨㄚˋ包),

只是「刈」與「割」都是台語「kuah」的漢字俗寫,而刈包的外型就像被割開的饅頭,所以許多人都習慣使用刈字。

結論:「刈包」與「割包」,都唸ㄍㄨㄚˋ包。

 

尾牙為什麼要吃刈包?

 

習俗上尾牙要準備三牲四果拜土地公求平安,而且也會吃刈包,具有招財、趨吉避凶的象徵。

一種說法是刈包長得像錢包,裡面包料豐盛,象徵錢包滿滿,因此有吃刈包財源滾滾來的說法。

另一種說法則是刈包又叫割包、虎咬豬,就像老虎張大口咬住一塊肥豬肉,而「虎咬豬」諧音近似「福咬住」,讓福虎咬掉這一年的不順與厄運,把壞事全都投入虎口解決,再咬住福氣和財運,在新的一年否極泰來。

 

以上兩則之資料來源連結

 

以下則是採用維基百科「尾牙」詞條

 

尾牙的典故

 

尾牙起自於古代軍隊的「牙祭」。

牙祭為古代出兵時祭拜軍旗(軍營的大旗,因旗竿上一般以象牙為飾,故稱「牙旗」)之神,所行「祭旗」禮,祈求旗開得勝之意,《宋史‧禮志》:「禡牙」係「『禡』師祭也。軍前大旗曰『牙』,師出必祭,謂之『禡牙』」(「禡」音「罵」,ㄇㄚˋ ) 。

宋朝「節帥署」基層人員收入微薄,每月初一、十五祭「節堂」中的「旗纛 (「纛」音「到」,ㄉㄠˋ )後,初二、十六後有祭旗的胙肉可以分,稱為「打牙祭」,一個月有二次,一年共有廿四次。

明代各衛所皆有旗纛廟,京師與諸侯王的幕府亦有,因衛所亦是地方行政單位,大至上以望朔祭祀六纛之神及軍旗(宋以後改牙旗)為日常祭,為古禮《禮記 王制》之禡祭,唐代多祭軒轅,宋代多祭蚩尤

明代最為興盛,全國各衛所旗纛廟約兩千餘座,於同時間各地府州縣學,及衛所儒學,亦辦射禮,古代民居除縣城外,駐軍所在地亦為重要聚落,若出征之禡祭為最高規格的太牢,是古代巫、道、儒、兵共通的禮儀。

 

「禡牙」習俗由軍中傳播到民間,慢慢由古代祭旗禮演變成民間及商場上的「牙祭」。每月初二、十六都要做「牙祭」。畢竟對商人而言,商場有如戰場,商場在新的一年開市首日,即仿效軍隊祭拜牙旗之大禮,早年,競爭激烈的各商店只除夕、正月初一「休市」停止營業,正月初二即營業,謂之「開市」,稱「開牙」、「開頭牙」。希望新的一年生意興隆、財源廣進。年底十二月十六日最後一次「牙祭」,又稱為「尾牙」,祭神完畢以後,以祭肉分給店員。

 

小結:尾牙起自於古代軍隊的「牙祭」,稱為「禡牙」,此習俗由軍中傳播到民間,慢慢由古代祭旗禮演變成民間及商場上的「牙祭」。

 

問題:宋代多祭蚩尤?

 

《宋史‧禮志》:「太宗征河東,出京前一日,遣右贊善大夫潘慎修出郊,用少牢一祭蚩尤﹑禡牙。」

祭蚩尤,可能因為蚩尤是戰神。

蚩尤的角色很多元,是讓我很好奇的議題。

 

 

Back to 悅讀閱讀 (首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iu20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