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來到位於河南偃師的二里頭博物館,跟著范范老師回到夏朝末年眺望當時的領土以及考古出土的珍寶,直到博物館打烊。
傍晚時分,接駁車也已收工,我們走到戶外的二里頭遺址。
這兒豎立著大大兩個字,看起來是「中或」。
飄著絲帶的「中」我認得,沒有框框的「國」倒是第一次見。
同行夥伴說,這就是「宅茲中國」的「中國」。
隔天到河南博物館,帥帥的卡卡老師講的西中青銅器何尊銘文「宅茲中國」的中國,就是寫成「中或」。
何尊,西周早期青銅酒器,是一位名叫「何」的宗室貴族祭祀所用的尊,作於周成王五年,是西周已知最早的有明確紀年的青銅器。
何尊內底有銘文122字,為研究西周初年的歷史提供了史料。
何尊是「中國」一詞已知的最早出處,「中國」在這裡的含義,是指西周王朝的都城成周地區,即「天下」的中心——伊河、洛河流域,所提到的成周都城也就是今天的洛陽。
1963年出土於陝西省寶雞市賈村,現藏寶雞青銅器博物院。
有點時空錯亂了。夏→商→周。
這「中或」二字,最早出現於西周初年的青銅器「何尊」,為何會立在被認為是夏朝晚期的二里頭遺址呢?
不過,國沒有外面的框,倒是挺耐人深思。查看文字演變,又有一段故事可以說。
★此國非彼國~祖國與中國之國(2024/10/7)**
河南博物館,帥帥的卡卡老師講的西中青銅器何尊銘文的「宅茲中國」。
相關文章:
★此國非彼國~祖國與中國之國(2024/10/7)**
Back to 2024河南博古行(首頁)
全站熱搜